家,是我們溫暖的港灣,
是我們在外打拼身心疲憊后,
休養生息的地方,
是倦鳥歸來的巢。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現代房屋室內密閉性相對傳統房屋通透性下降,導致有害物質容易積累。其中,有些隱患對孩子危害巨大,有些隱患能讓全家人都進醫院ICU、搶救室。稍不留意,大病重癥就會趁虛而入!警惕!
臥室、書房、客廳
圖源:Pixabay
首先是板材家具。
木頭含有一定的甲醛,然而因為木頭原料本身導致甲醛超標的情況卻很少發生。家具甲醛超標,主要源于合成板材家具,用這種板材做的家具甲醛含量很高。因為這些板材是將木屑和大量的膠粘劑混合壓制而成的,里面甲醛非常多!
其次是布藝沙發。
布藝沙發是常用家具,舒適性高,深受大家喜愛。但是,布藝沙發內部填充了很多海綿,需要使用很多的膠粘劑來固定在木制的架子上,所以甲醛的量也很多。
三是墻面涂料。
內墻涂料對人最大的危害是危及呼吸系統,對其他系統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中的有毒物質會在體內長期蓄積,一般不會消失。涂料使用后的3-6個月中也是最容易危害人體健康的時期。據專家介紹,涂料及其膩子所含的有害物主要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苯、甲醛、重金屬(鉛、汞等)等等。
所以涂料油漆要選聞起來不會刺鼻的,這樣有害物質相對會少些。
廚房的致癌物質
圖源:Pixabay
天天都要煮飯做菜,你最熟悉的廚房竟然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首先是菜板:黃曲霉素(目前已知的最嚴重致癌物,肝癌最大元兇)。
如果切菜板不經常清洗,殘留的食物殘渣變質后,會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滋生黃曲霉菌,產生毒性極強的黃曲霉素,有可能誘發癌癥。黃曲霉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0.05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其次是:油壺:環氧丙醛。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曾對家里常用的油壺做過檢測,發現:
有油垢的油壺,里面的殘油發生油脂氧化和酸敗程度遠高于新油壺,如果把新買來的油直接倒入這個“被污染”的油壺里,新油也變得“危險”了。
三是油煙。
有專家曾做過實驗發現,如果油被加熱到150℃,就會生成油煙的主要成分——丙烯醛。丙烯醛有強烈的辛辣味,對鼻、眼、咽喉黏膜的刺激性比較強,可能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實驗發現,菜子油、豆油加熱到270~280℃時,產生的油霧凝聚物就可能導致細胞染色體損傷,可能致癌。有些人還喜歡燒菜時讓油燃燒起來,這時油溫可達到350℃,這種情況下更有害健康,除了可能誘發呼吸道疾病外,同樣有潛在的致癌風險。一般來說,如果油已經冒煙,說明油溫已經達到極限了,這時油煙中的有害物質是最大的。
四是廚房的花崗巖臺面。
氡是由巖石和土壤中鈾的放射性衰變自然形成的,它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尤其是如果你也吸煙的話。如果你生活在巖石中鈾和鐳含量很高的地區,可能會通過地基上的裂縫接觸到氡。廚房的花崗石臺面也會讓你接觸到氡。
衛生間
圖源:Pixabay
霉菌,喜歡高溫潮濕的環境,衛生間很可能成為“危險地帶”。墻角、瓷磚縫、浴室簾子、水龍頭等處,都可能出現霉菌。而你應該沒想到,浴室密封膠很可能是“霉菌重度污染處”。有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浴室密封膠是最臟的地方,70%家庭在細菌檢測中達到了重度污染,56%家庭在霉菌測試中被發現為重度污染。
減少衛生間霉菌滋生,要控制好衛生間溫度和濕度。家里是暗衛的可以加裝排風扇,洗澡后要長時間開排風扇,門口最好敞開,浴簾拉開晾干。
溫馨小提示:
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開始!
降低致病風險!
供稿單位:重慶天極網絡有限公司
本文整理自:生命時報、39健康網、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中國數字科技館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