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心梗發生率越來越高,
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
中國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至少50萬,
這是為什么呢,心梗的原因有哪些?
冠狀動脈狹窄是基礎原因
圖源:Pixabay
加上以下誘因:
1.過于勞累
過量進行的體力勞動,特別是背著重物上樓,過量的體育活動,持續一段時間緊張勞累等等情況,都會道義心臟的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驟然上升,然而冠心病病人的冠狀動脈已出現硬化、狹窄,導致不能充分擴張然后致使心肌缺血。劇烈的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引起急性心梗的情況出現。
2.暴飲暴食
很多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現在暴飲暴食之后。攝入過多的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后,血脂濃度驟然上升,致使血黏稠度上升,血小板聚集性增強。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變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3.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由于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也是挺常見的。所以必須引起老年人足夠的重視,要保持大便通暢。
4.吸煙、大量飲酒
吸煙和過量飲酒可以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上升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5.激動
因為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的變化而引起。
6.寒冷的刺激
異常的寒冷刺激會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病人要非常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原因之一。
心梗有哪些癥狀?
心肌梗塞先兆癥狀:
(心肌梗塞病人約有70%有先兆癥狀)
1、突然間加重的心絞痛發作;
2、心絞痛發作的性質較以往有所改變,或者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緩解;
3、疼痛時伴有大汗、惡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態等;
5、心電圖示ST段一時性上升或明顯壓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6、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難或暈厥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驅癥狀,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前的一周左右出現,少數病人可提前3-4周,也有部分病人僅僅在發病前一天才出現。上述癥狀一旦發生,必須認真對待。
圖源:Pixabay
急性心梗的臨床表現:
1、疼痛。疼痛是最先出現的癥狀,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常發生于安靜或睡眠時,疼痛程度較重,范圍較廣,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病人常煩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懼,有瀕死之感。
2、全身癥狀。主要是發熱,伴有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
3、 胃腸道癥狀。約1/3有疼痛的病人,在發病早期伴有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與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等有關;腸脹氣也不少見;重癥者可發生呃逆。
4、心律失常。常見于75%-95%的病人,多發生于起病后1-2周內,尤其24小時內,心電圖可呈現彌漫性異常。
5、 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中,會導致血壓下降,可持續數周后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復以往的水平。如疼痛緩解而收縮壓低于80mmHg,病人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神志遲鈍、甚至昏厥者則為休克的表現。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數日內發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轉階段出現。病人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煩躁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或進而發生右心衰竭的表現,出現頸靜脈怒張、肝腫痛和水腫等。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生心梗?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攝入了大量的熱量,沒有及時消耗掉,飲食上趨于重油重鹽,抽煙、酗酒、熬夜越來越頻繁,引起心血管疾病,進而發生心梗。
現在的年輕人吃的越來越多,運動卻越來越少,一胖招百病,各種各樣的“富貴病”接踵而至。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從頭到腳的動脈形成了斑塊,所以心梗就越來越多見、越來越年輕了。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冠狀動脈狹窄是基礎原因,再加上以下誘因:
方法也很簡單——少吃多動!
作息有規律,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
控制好情緒,合理膳食
總之,為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病,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地進行預防,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是預防心肌梗塞的關鍵,并且還要保持情緒平穩、適當做有氧運動,從而才能很好地保持健康。
供稿單位:重慶天極網絡有限公司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