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遠處打字

你的手機卻能聽見你說的任何話

不用解鎖

卻能遠程看到你的臉

拿起手機和別人聊天

所有聊天內容都能被隔空實時看到

仿佛電影一般的情景

真實發生在你身邊

細想是不是“細思極恐”?

當代人的手機里

存儲著一個人的一切

個人通訊信息、照片、消費數據

……

手機信息安全

與個人隱私、財產安全

緊緊相連

而有人卻盯上了

手機里的這些信息

利用系統漏洞制造了

專用的工具

去竊取他人信息進行非法牟利

近日

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發現

有人在公開兜售

能窺探他人隱私的工具

在聊天群內,群主發布了多種監控工具,聲稱,他們只需要一分鐘,就可以實時監控你想要監控的對象的手機屏幕、錄音錄像,甚至實時竊聽對方手機周圍的聲音。

賣家介紹,如果是安卓系統手機,僅需2000元就可以實現所有功能,最簡單的操作甚至只需要知道對方的手機號即可;即使是蘋果手機,也可以同步接收對方的微信信息,并且不顯示在其他設備上登陸。

隨后賣家還向記者展現了一個演示視頻,視頻顯示,該工具會先給對方發送一個遠程推送,提示對方有軟件需要更新。一旦用戶點擊,手機上就會跳出自動授權信息,隨后該臺手機就徹底變成了對方的監視器。

為了進行驗證

記者支付費用后

對方發來了兩個手機安裝文件

經測試,被控手機打開該文件后,軟件不到1分鐘就能自動設置好所需要的權限,再點擊隱藏,程序就會從桌面消失,在檢查后臺運行任務時,普通用戶很難察覺有異樣。

而操控手機安裝第二個安裝包后,就可以對被控手機展開全方位的監控,而被控手機的主人很難發現異樣。

網絡安全專家介紹,這套程序利用了安卓系統的漏洞,即使微信、抖音等軟件在傳輸過程中使用了加密通訊,在本地仍可通過惡意程序讀取其他APP數據、啟動攝像頭和麥克風等操作,而且部分手機機型在被調用相關權限時缺乏明顯的提示,就更容易被這些不良商家利用,來做一些不法勾當。

法律界人士指出,網上銷售這一類產品的商家,他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器系統程序工具罪;如果買家在系統當中再涉及到一些金融類的一些信息,然后把這些金融的信息用于牟利的話,可能會涉及到金融類犯罪;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出售相關程序損害他人利益,以及購買此類程序用于監控他人的行為,均可能構成犯罪,如果收集來的視頻、錄音等還被用于進行其他犯罪的,還將面臨數罪并罰。

如何避免

這些情況的發生?

專家表示,及時將手機系統通過官方渠道升級到最新版本,可以顯著減少系統漏洞被攻擊者利用的可能性,同時,通過正規官方應用市場安裝和更新的手機應用軟件,安全也相對更值得信賴。

警方提示:

公民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非法獲取他人信息,侵犯個人隱私,都是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平臺和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守好老百姓網絡中的信息安全底線。

來源:上海新聞廣播、新聞坊

來源: 上海新聞廣播、新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