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 (Lonicerajaponic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以花、花露、果實入藥。清熱解毒、涼散風熱、清暑、清腸化濕。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妝品等行業(yè)。比如金銀花茶。亦可作庭院、假山、園林栽培觀賞,或作綠籬等。
山川湖海覓奇蹤,冬盡花殘尚翠蘢。
迎面冷風猶帶笑,不沾埃色韻當胸。
**名 稱:**忍冬
**拉 丁 名:**Lonicera japonica
**分類地位:**忍冬科 Caprifoliacea忍冬屬 Lonicera
**別 名:**老翁須、鴛鴦藤、蜜桷藤、子風藤、右轉藤、二寶藤、二色花藤、銀藤、金銀藤、金銀花、雙花。
**異 名:Nintooa japonica、Lonicera fauriei、Lonicera shintenensis、Caprifolium japonicum、Lonicera japonica var. sempervillosa、Lonicerajaponica f. macrantha、Lonicera brachypoda var. repens、Lonicera japonica var. repens.
識別特征: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最明顯的特征是具大型的葉狀苞片。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同,本種的形態(tài)變異非常大,枝、葉的毛被,葉的形狀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長度、毛被和唇瓣與筒部的長度比例等皆變化很大。
1、半常綠藤本,幼枝橘紅褐色,常密被黃褐色開展的毛。
2、葉片對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極少數(shù)具1至數(shù)個鈍缺刻,頂端尖或漸尖,偶有鈍、圓、微凹缺,基部圓至近心形,具糙緣毛,葉柄密被短毛。
3、花序腋生,總花梗常與葉柄近等長,密被短毛;苞片葉狀,卵形至橢圓形,兩面均被毛,偶爾近無毛;小苞片先端圓形或截形,為萼筒長的1/2-4/5,被毛;萼筒常無毛,萼齒常三角形,先端尖且具長毛,外面和邊緣密被毛;花冠白色,后變黃色,唇形,花冠筒稍長于唇瓣,外被稍倒生的毛,上唇裂片先端鈍形,下唇帶狀反曲;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果實圓形,直徑約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至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具1凸起的脊,兩側有淺的橫溝紋。
**國內(nèi)分布:**自然生長的分布于除黑龍江、內(nèi)蒙古、寧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等地外的其他各省。拍攝于山東省威海市里口山、青島市綠籬。
**國外分布:**日本、朝鮮。在北美洲逸生成為難除的雜草。
**生 境:**生于約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灌叢、疏林下、亂石堆、山路旁及村莊籬笆邊。各地常見栽培。
**物 候 期:**花期4-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期10-11月。
**保護級別:**忍冬 (Lonicerajaponic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
**重要價值:**忍冬 (Lonicerajaponica) 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妝品等行業(yè)。金銀花茶,經(jīng)常飲用,可起到清熱解毒、降糖降脂等功效。金銀花提取物添加到化妝品當中,具抑菌止癢、消炎止痛的作用,添加到牙膏、漱口水中可減少牙齦紅腫、出血等。亦可作庭院、假山、園林栽培觀賞,或作綠籬等。
藥用價值:
忍冬 (Lonicerajaponica) 是一種具悠久歷史的常用中藥,始載于《名醫(yī)別錄》。“金銀花”一名始見于李時珍《本草綱目》,在“忍冬”項下提及。此外,還有“銀花”、“雙花”、“二花”、“二寶花”、“雙寶花”等藥材名稱。目前,全國作為商品出售的金銀花原植物總數(shù)不下17種(包括亞種和變種),而以本種分布最廣,銷售量也最大。商品藥材主要來源于栽培品種,以河南的“南銀花”或“密銀花”和山東的“東銀花”或“濟銀花”產(chǎn)量最高,品質(zhì)也最佳。野生品種主要來自華東、華中和西南各省區(qū),總稱“山銀花”或“上銀花”,一般自產(chǎn)自銷,亦有少量外調(diào)。近年來,金銀花的產(chǎn)區(qū)日漸擴大。
以花入藥。甘,寒。入肺、心、胃經(jīng)。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主要用于溫病發(fā)熱、風熱感冒、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等癥。
以金銀露入藥。甘,寒。入脾、心、胃經(jīng)。清熱、清暑、解毒。主要用于暑熱煩渴、惡心嘔吐、熱毒瘡癤、痱子等癥。
以果實入藥。苦、澀、微甘,涼。清腸化濕。主要用于腸風泄瀉、赤痢等癥。
編輯:Pierre
來源: 物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