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夸贊某人做事風風火火、手起刀落,“三下五除二”這個成語是不是立刻蹦到嘴邊?但你可能沒意識到,這個說法竟然起源于古老的算盤口訣!計算,其實早已融進了生活,算盤上的珠子跳動,就像生活中的數字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及其相關領域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從最初作為簡單的計算工具,到如今演變為復雜的電子設備,這些技術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并推動著經濟結構的演變。人工智能,這一曾經只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概念,如今已經步入了我們的現實生活。
活動現場
8月29日,“新質學堂”第四期在杭州余杭區政府開講。活動邀請了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湖畔實驗室主任張建鋒,他以“人工智能與芯片技術的創新與實踐”為核心話題,結合其技術變革與挑戰,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與RISC-V架構的未來展望。他還結合了達摩院在醫療和遙感領域的AI研究,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多項技術應用實例。
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湖畔實驗室主任張建鋒進行分享
AI生成如同“開盲盒”?AI視頻如何實現可控編輯?達摩院發布的“尋光”視頻創作平臺能讓問題迎刃而解。張建鋒在現場介紹道,作為PUGC一站式AI視頻創作平臺,“尋光”可輔助用戶創作劇本、分鏡圖等,并通過工作流整合提升創作全流程的效率,還支持對生成及上傳素材進行豐富的AI編輯,實現真正的“尋夢光影間”。
“大模型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正在形成新質生產力。”張建鋒表示,“尋光”的案例只是一種體現。人工智能技術在視頻編輯、個性化教育、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展示了其廣泛的潛力和對傳統行業的深遠影響。
AI for Science更引領了新一輪的科研范式革命。張建鋒以達摩院研發的PANDA模型為例——利用平掃CT+AI的方式實現大規模早期胰腺癌的篩查,可用于醫院門診、體檢中心。《自然·醫學》對此評價表示,“基于醫療影像AI的癌癥篩查將進入黃金時代”。上述AI多癌篩查技術也已在麗水和衢州等地的多家基層醫院進行了公益試點。
分享結束后,現場意猶未盡,不少聽眾紛紛舉手提問。其中,來自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工作人員向張建鋒提出了如何利用技術為文化賦能的問題。張建鋒回應道:“運用數字化技術是大勢所趨,它能夠使文化與流行元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活動現場,十二屆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會長周國輝進行總結發言。他表示,面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要抓住機遇力爭突圍,既要有緊迫感,也要有自信心。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失去機會可能就會落后,在爭取科技創新突破的過程中,既要有憂患意識也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過度焦慮。牢牢緊跟中央的部署要求,在科技創新層面,國家實現后來居上具有很大優勢,或與發達國家并駕齊驅。
周國輝高度肯定了以阿里為代表的科技型企業在產業化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阿里的通義千問大模型在國內外有口皆碑,在醫療ai、遙感影像等方面也有頗有建樹。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只是發展生產力,還要注重發展生產關系,涉及到新動能、新模式和新技術等方面。他建議以阿里為代表的科技型企業要多創設出AI應用產業的場景案例,充分發揮頭部示范效應,與政府、社會組織、其他科學家和企業家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
面對當下的時代變革,周國輝會長強調要加強全社會的科普工作和各類人群的學習工作,要增強全社會的科技創新意識和人們主動擁抱新技術的認知,提高全社會的學習積極性。
十二屆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會長周國輝總結發言
本期“新質學堂”由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浙江省科學傳播中心、潮新聞、余杭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余杭區政協科協界別組委員工作室、未來研創園、夢創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協辦。活動選取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四開展科創混合分享,主辦方將邀請各個行業的優秀科技型企業家為主講嘉賓,以“科技創新+創業歷程”為主線分享新質生產力、創新思維、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
來源: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