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食品攝入過量,容易導致肥胖、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所以一度被很多健康專家稱為“垃圾食品”,人們對“油炸零食“已經有了一定的警惕性。于是,這兩年非油炸食品撲面而來,超市中貼著”非油炸“標簽的薯片、蝦條等零食,讓大家看到了享用松脆美味零食的”希望“。但是,”非油炸“食品真的“既美味又健康”嗎?
圖源:Pixabay
什么是非油炸食品
“非油炸食品”顧名思義就是不經過高溫油煎的食品。
例如:非油炸方便面生產工藝基本上與油炸方便面相同,主要區別是面餅制上采用微膨化工藝和熱風干燥工藝制造而成。非油炸方便面的水分在14.5%以下,水分含量比較多。
與油炸方便面相比,非油炸方便面具有以下特點:干燥時間較長,面的組織細密。為了縮短干燥時間和烹調時間,非油炸方便面面線比較細。油脂含量較少,所以接近生面,有清淡的口感。
圖源:Pixabay
這些特點對于使用含油脂的湯料來擴大口味的種類也作出了貢獻。
非油炸真的更健康嗎?其實不然,還是要看配料表和工藝。
非油炸≠無油
沒有油炸就沒有脂肪了?其實為了口感,很多非油炸食物添加的食用油并不少,非油炸不等于人家不用油啊!
說個扎心的,電影院里賣的爆米花就是正宗非油炸食品,吃起來不還是妥妥的油膩感……
圖源:Pixabay
除了外面購買的食物不可控,如果是自己在家通過一些非油炸方法制作,還是可以犧牲一些口感,盡量少油的。
非油炸也可能產生致癌物
據《健康時報》報道,油炸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丙烯酰胺,非油炸食品中也可能有。
比如油炸食品如油炸薯片、方便面等,脂肪含量高,會帶來過多的能量;加工時溫度較高,淀粉容易在高溫油炸時產生丙烯酰胺這樣的致癌物。那么,“非油炸”就沒有致癌物質嗎?
以目前市面上的一些薯片為例,普通的薯片是油炸出來的,而非油炸的薯片是烘烤出來的。而烘焙的溫度往往要達到200℃以上,甚至于有些時候,焙烤的溫度比油炸的溫度還要高。而當烤制溫度超過140℃,同樣會產生丙烯酰胺。因此,油炸食品不健康,“非油炸”也未必健康。
文章綜合自:
1、“非油炸”就意味著低脂肪嗎?(大眾健康雜志)
2、“非油炸”真的更健康嗎?(老爸測評)
供稿單位:重慶天極網絡有限公司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