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叔最近總覺得走路時右腳后跟一陣陣刺痛,尤其是早上剛起床或者坐久了站起來的時候,痛感更加明顯。

他一度以為是鞋子不合適或者是自己走路姿勢不對,換了好幾雙新鞋,但問題始終沒有改善。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醫生確診李叔叔患了跟痛癥。

一、什么是跟痛癥?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四科副主任謝求恩介紹,跟痛癥,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疾病,主要表現為足跟部位的疼痛,尤其是在早晨或長時間靜止后初次站立時疼痛感最為明顯。

引起跟痛癥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一條連接足跟骨和腳趾的厚實纖維組織帶,當它長時間處于過度拉伸或受力狀態時,就會出現足跟處的疼痛,看似位置雖小,卻不容輕視。以下是跟痛癥的一些常見癥狀:

1、晨起痛

早晨起床第一腳著地時最痛,像針扎一樣,走幾步后可能會緩解。

2、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后加劇

站久了、逛街逛到一半,那種隱隱作痛的不適感又會出現。

3、壓痛明顯

輕輕按壓足跟底部,馬上就會出現疼痛,碰不得,也走不了。

4、局部腫脹或發紅

嚴重的時候,足跟周圍可能還會出現腫脹,局部皮膚發紅且溫度偏高。

二、如何治療跟痛癥?

1、休息與冰敷

給雙腳放個假,減少站立和行走。用冰袋(記得裹上毛巾)冷敷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鐘,能有效緩解疼痛和腫脹。

2、鞋墊與支撐

選擇有良好支撐和緩沖的鞋子,或者使用專門的足跟墊,它們能分散壓力,減少足跟受到的沖擊。

3、物理治療

按摩、拉伸、超聲波等物理療法,能促進血液循環,放松緊張的肌肉和筋膜,加速恢復。最簡單的按摩方式是在床邊放一個小球,早上起床前用腳底來回滾動球,或者做一些簡單的足底筋膜拉伸動作。

4、專業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緩解疼痛和炎癥,或者注射封閉針,進行沖擊波治療,醫生將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

三、如何預防跟痛?

謝求恩副主任表示,相比于治療足跟痛,提前預防會更加有效,他給大家介紹了以下預防的方法。

1、選擇合適的鞋子

鞋子不僅要好看,更要舒適。選擇合腳、有良好支撐和緩沖的鞋子,避免高跟鞋和硬底鞋。

2、控制體重

太重的身體會增加腳跟的負擔,合理控制體重,減輕雙腳的壓力。

3、適當鍛煉

加強小腿肌肉和足底肌肉的鍛煉,如提踵練習(踮腳尖)、踩網球放松足底筋膜等,能增強足部穩定性,預防疼痛。

4、避免久站久行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后,記得讓雙腳休息,可以坐下抬高雙腿,促進血液循環。

5、定期檢查

如果你經常感覺足跟不適,最好定期找專業醫生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謝求恩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