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物是我們生命活動的供能源泉,但也有一句話叫“病從口入”,東西不能隨便亂吃。 以下“食物”要警惕,吃進肚子易出事! 1.泡發過久的木耳和銀耳、儲存不當的糧食加工品
在高溫、潮濕的天氣下,泡發過久的木耳和銀耳、儲存不當的涼皮、河粉、腸粉(卷粉)、粿條、米線(米粉)等淀粉制品和發酵玉米面、糍粑、吊漿粑等谷類發酵制品,易受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產生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毒性強、耐高溫,煮沸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食用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可引起肝、腦、腎、心臟等實質臟器的損傷,甚至可導致死亡,病死率達40%以上,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物。 小貼士:
(1)購買濕米粉等糧食加工產品時,重點看包裝和標簽,不買“三無”產品或過期食品;購買濕米粉等糧食加工產品后,**盡快烹調,若不能馬上烹調,要放置冰箱暫時冷藏,建議當天購買,當天食用完。 (2)木耳、銀耳的泡發時間:室溫下建議不超過2小時,**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室泡發,但建議不超過4小時。
2.發苦的葫蘆瓜
有些市民認為:葫蘆瓜有苦味,只是口感不好,煮熟可以吃;還有些市民認為:苦葫蘆瓜和苦瓜有一樣的去火功效,再苦也能吃。這些都是誤區,發苦的葫蘆瓜不能吃!**一旦發現葫蘆瓜變苦,即使已做成熟菜,也不能食用。**苦葫蘆瓜中致苦物質為苦葫蘆素,化學名稱為四環三萜葫蘆甙B。吃了含有苦葫蘆素的葫蘆瓜,輕者會發生口干、頭昏、惡心、乏力、嗜睡,重者則表現為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癥狀,甚至死亡。
3.發芽的土豆
土豆,在我們的飲食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 如果土豆儲存時間太久,就會開始發芽。吃了發芽的土豆容易引起中毒。發芽土豆中毒通常發生在食用后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先有咽喉及口內刺癢或灼熱感,上腹部灼燒感或疼痛,然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還可出現頭暈、頭痛、呼吸困難。重者因劇烈嘔吐、腹瀉而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血壓下降;嚴重中毒者可出現昏迷及抽搐,最終因呼吸中樞麻痹而導致死亡。 發芽土豆之所以會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其成分中含有一種叫龍葵素的毒素。這種毒素一般存在于發芽或發綠不成熟的土豆中,尤其在發芽的部位,毒素含量較高。
4.霉變甘蔗
甘蔗作為一種清甜多汁的水果,一直廣受歡迎。甘蔗在運輸及儲存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霉變、長毛或呈現“紅心”或“黑心”。因此,食用霉變甘蔗引起的食物中毒多發于初春季節,2月到3月份為發病高峰期。 有句俗語叫“清明蔗,毒過蛇”。食用霉變甘蔗之所以會引起中毒,是因為甘蔗霉變后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進入人體后被吸收,發病急,一般是十幾分鐘至十幾小時。短時間內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導致腦水腫、頭痛,重者抽搐、四肢強直足呈雞爪樣、瞳孔放大;嚴重可導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還有部分因甘蔗毒素導致中毒的患者留下語言、運動障礙等后遺癥。 很多人以為把甘蔗發霉的部分砍掉,吃剩下的甘蔗就沒問題了,其實這是個致命的誤區。
5.生的或未煮熟的四季豆
四季豆是大家喜好食用的蔬菜,可總是看到有人吃四季豆中毒的新聞和報道。是四季豆的問題嗎?其實,四季豆無罪,是人們煮豆的方法不對、沒有徹底煮熟! **生的、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的皂甙是引起中毒的罪魁禍首之一。**皂甙又稱皂苷、皂素,主要存在于四季豆豆莢外皮中,因水溶液能形成大量持久的泡沫,與肥皂相似而得名。皂甙對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會引起食用者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另有頭暈、頭痛、胸悶、出冷汗、心慌等癥狀。
來源: 健康光明公眾號、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