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老曾說:‘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的獎賞。’”8月21日,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生前秘書、原中央軍委科技委綜合局大校顧吉環(huán)走進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實驗附屬香山分校,為600余名高一師生帶來主題為《弘揚錢學森的科學精神——航天報國課堂:重溫錢學森航天歲月》的“開學第一課”。
顧吉環(huán)大校結(jié)合大量照片、視頻、手稿等珍貴資料,講述了錢老生前感人的故事。錢學森回國后,陳賡大將曾問他:“中國人自己搞導彈行不行?”錢學森霸氣回應:“怎么不行?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這句話堅定了新中國領導人研制尖端武器的決心。后來,錢學森帶領第一代航天人開創(chuàng)了“兩彈一星”偉業(yè),為中國航天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顧吉環(huán)大校還總結(jié)了錢學森的科學精神。他說,勤奮是錢學森一生工作和生活的常態(tài),嚴謹是錢學森一生的行為習慣,誠信是錢學森科技人生的生命線,創(chuàng)新是錢學森科研工作的座右銘和敲門磚,育人是錢學森寬廣胸懷的人格風范。即使到了晚年,錢老依然保持著勤奮鉆研的習慣,晚年的錢學森曾說:“我回國以后在一線干了27年,我以后不可能再有27年了,我要抓緊余生,做一些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情。”
講座最后,“錢學森數(shù)字人”寄語在場學生:“你們代表著未來,要一直往前走,不要停下探索的腳步。我們的征途永遠是星辰大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堅持,我們總有到達的一天。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
本次活動由中國航天報社與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共同舉辦。活動中,學生們踴躍舉手,參與提問互動。這堂“開學第一課”使他們深受感染,他們紛紛表示,錢老的愛國精神和科學精神將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為報效祖國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通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新媒體平臺、中國航天報新媒體平臺、航天五線譜微博、太空探索雜志微博等平臺進行全程直播,總觀看量近40萬,其中中國航天報微博觀看量高達32.4萬。
來源: 中國航天報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