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歐陽浩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

抗生素是現代醫學中的重要武器,當我們體內的一些細菌對健康造成威脅時,就需要抗生素來殺死細菌,直到我們恢復健康。

提到抗生素,大家還會想到“耐藥性”。由于抗生素的濫用,以及細菌的快速變異,會導致有些細菌能夠抵抗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了效用。

那么,有沒有一種抗生素可以突破“耐藥性”的局限,更好地幫助我們獲得健康呢?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抗生素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我們的身體中有很多的細菌,這是一種微小的生物,有些細菌是對身體有益的細菌,例如益生菌等;然而有些“壞”細菌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威脅,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引起感冒、發燒等,這時候就需要抗生素出場了。

抗生素就像是一支軍隊里專門針對這些細菌的“大炮”,當它找到敵人——細菌時,就會開始對細菌進行攻擊。有些抗生素能夠直接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或者細胞膜,從而殺死“壞”細菌;有些抗生素則是像是狙擊手一樣,可以進到細菌體內,精準地打擊它的關鍵部位;還有些抗生素則是像是特工一樣,潛伏在細菌內部,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讓“壞”細菌變得軟弱無力,最后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打敗。當抗生素開始和細菌戰斗時,它們就會不斷地攻擊細菌,直到細菌被全部干掉為止,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快康復。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新型抗生素:像魔術貼一樣纏住細菌

從抗生素作用的原理中,我們可以發現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殺死細菌的方法。科學家們也在這個方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阻斷細胞壁的合成,破壞細胞壁的結構等。那么,除了上述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手段呢?

近期,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研究人員在《自然·微生物學》上發表他們的最新發現,一種名為菌絲霉素的小分子抗生素可以組裝成較大結構,鎖定在細菌細胞表面,就像魔術貼兩側鉤環密合粘在一起那樣,使細菌無法逃脫,從而無法繼續感染身體細胞。這一令人興奮的發現,可能為抗生素開發帶來突破性進展,對開發能對抗耐藥菌的新型抗生素具有重要意義。

這種菌絲霉素是一類由真菌菌絲體中產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酶,例如來源于松露菌的抗菌霉素-Plectasin。這種抗生素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不僅僅通過簡單的化學結合來抑制細菌,而是通過一種巧妙的自組裝機制來增強其抗菌活性,這就是抗生素菌絲酶的“魔術貼機制”。

簡單來說,這種小分子抗生素能夠組裝成較大的結構,鎖定在細菌細胞表面,就像魔術貼兩側鉤環密合粘在一起那樣,使細菌無法逃脫,從而無法繼續感染身體細胞。

以菌絲酶Plectasin為例,想要形成能殺死細菌的“魔術貼”,抗生素菌絲酶需要經過這幾步:

1. 鈣離子觸發自組裝

菌絲酶Plectasin在鈣離子的存在下,會產生構象變化,使其具備自組裝的能力,從而有效地自組裝在細菌表面。

2. 靶向細菌細胞壁前體脂質 II

一旦菌絲酶Plectasin發生構象變化,它們能夠高效且選擇性地識別并結合細菌細胞壁前體脂質 II(Lipid II),這個過程類似于鑰匙插入鎖中。由于脂質 II 是細菌細胞壁合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前體物質,因此這種結合也是自組裝過程的關鍵步驟。

3. 自組裝形成超分子結構

在細菌細胞表面,菌絲酶Plectasin分子進一步相互作用,形成密集的超分子結構。這些結構通過多點結合的方式,牢固地附著在細菌膜上,這種自組裝形成了一個類似“魔術貼”的致密超分子結構,牢牢地鎖定在細菌表面。這種多點結合不僅增強了酶分子在細菌表面的穩定性,還提高了其抗菌效果。。

4. 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

當這些超分子結構形成后,這些超分子復合物就像附著在細菌“環”上的微小“鉤子”,鉤住其目標脂質 II,從而阻止脂質 II去合成新的細胞壁,最終導致細菌失去結構完整性和功能,從而死亡。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某個脂質 II從“鉤子”上掙脫,細菌仍被鎖定在大量“鉤子”中無法逃脫,無法引起進一步感染。

“魔術貼”的示意圖

(圖片來源:《自然·微生物學》)

通過“魔術貼”的獨特作用機制,菌絲酶Plectasin具備應對多重耐藥性細菌的潛力,這也使其成為了當前抗生素耐藥性危機中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抗生素設計新思路:重視藥物自組裝效率

除了Plectasin,科學家還發現許多抗生素可能都利用了類似這種自組裝的“魔術貼機制”來增強其抗菌活性。這一發現也為抗生素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不僅要考慮藥物與靶標的結合能力,還需要重視藥物自組裝的效率。借鑒這種機制,未來可能開發出能夠更有效對抗細菌感染的藥物,從而應對日益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此外,科學家對抗生素菌絲酶在人體內的效果和安全性也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抗生素在動物實驗中能夠抵抗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引起的感染。下一步將通過臨床試驗進一步評估其在人類中的應用前景。

抗生素耐藥性是全球醫療保健系統面臨的重大挑戰。耐藥性細菌的出現使得許多傳統抗生素失去了效果。抗生素菌絲酶的“魔術貼機制”研究為抗生素的研究和開發開辟了新的途徑,通過理解和利用藥物的自組裝機制,科學家們可以設計出更有效的抗菌藥物,這對未來的抗菌治療提供了寶貴的思路。這不僅可以延長現有抗生素的使用壽命,還可能開發出對抗耐藥性細菌的新武器。

希望這一發現能夠激發更多研究,推動抗生素開發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從而保護人類健康免受細菌感染的威脅。

來源: 中國科普博覽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