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28日,中國防癆公益基金全國結核病防控促進計劃—人才培訓項目(星辰計劃)全國結核病防治青年領軍人才培訓班在云南省昆明市順利召開。本期的培訓班以"應急培訓與熱詞研究"為主題,中國防癆協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與艾滋病防治所、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局、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和專家,以及入選全國結核病防治青年領軍人才的三批學員,共40余人參加。

開幕式由中國防癆協會成詩明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主持,中國防癆協會劉劍君理事長對培訓班作了重要講話。劉劍君理事長介紹了星辰計劃的實施背景和培訓計劃,自2021年起,中國防癆協會設立了"中國防癆公益基金全國結核病防控促進計劃,該項目在2021年到2025年期間,分三批每批選拔10名,三批選拔30名全國結核病防治青年領軍人才作為培養對象,目前,中國防癆協會30名全國結核病防治青年領軍人才推薦選拔工作已經完成,本次培訓班為第一屆第四期、第二屆和第三屆第二期培訓合辦,培訓內容為公共衛生應急及現場處置理論及案例學習以及結核病防治科研需求及應對,并進行第35屆中國防癆協會學術大會主旨報告青年領軍人才入選進行審評,希望各位青年領軍人才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云南省疾控局副局長楊志凌對培訓班的舉辦給予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重點介紹了云南省疾控局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基本情況,多年來,在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中國疾控中心、防癆協會的大力關心幫助下,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次培訓為各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平臺,希望通過這次培訓,大家能夠深入交流、相互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為我國結核病防治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隨后,劉劍君理事長以"衛生應急概述與保障"為題,全面闡述了突發事件定義與類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應急定義與體系和衛生應急保障,強調保障不是萬能的,強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完成任務的根本,但保障大有所為,隊伍建設永遠在路上。

中國防癆協會副理事長鐘球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聞媒體應對》為題,通過突發公共事件案例分析,闡述了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傳播策略、特殊新聞處置的操作程序及新聞發言人的一些基本要求,強調面對突發公共衛生應急事件,日常準備不容忽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副院長、教育培訓處處長么鴻雁研究員以"面對傳染病大流行,流行病學何在?"為題,講述了政府做出公共決策時,要充分考慮科學數據與傳統經驗的結合,將"拿數據說話"升華為"讓證據說話"。上海市疾控中心結核病與艾滋病防治所所長沈鑫報告了《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規范》,介紹了上海市學生肺結核疫情情況及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開展學生肺結核疫情防控的思路、措施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控中心主任趙雁林研究員作為"無結核社區"的發起和倡導者,以《無結核社區建設中的科學問題》為題,通過講述對"科學問題"和"科學提問"的思考和定義的案例,引導大家更深刻地了解無結核社區的涵義,"無結核社區"是以結核名詞項目產出為基礎,編寫"講結核名詞故事"腳本,結合傳播手段形成宣傳作品,這個過程以實用技術評級分會平臺為依托,融入企業產品/品牌的元素。倡導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接著來自中國防癆協會全國結核病青年領軍人才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學員代表,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陳亮和天津市結核病控制中心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張國欽分別分享了《結核病新詞、熱詞研究》和《結核病學名詞修訂機制研究》,并通過分組討論、分組匯報,就結核名詞項目內容的進一步豐富,提出中肯、富有建設性的意見,為結核名詞項目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方向和依據。

7月28日上午,學員報告與答辯順利進行,中國防癆協會理事長劉劍君對學員報告提出要求,中國防癆協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樊海英介紹了報告評價規則,經過前期遴選,來自中國防癆協會全國結核病防治青年領軍人才的8位學員代表做了精彩的報告,圍繞結核領域的相關科學研究和對結核領域熱點疑難問題的思考與探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經過激烈角逐,專家評選出一名優秀學員,將代表中國防癆協會全國結核病防治青年領軍人才在第35屆中國防癆協會學術大會作主旨報告,敬請關注!

7月28日下午,在完成了業務培訓和學習后,在中國防癆協會黨委、中國防癆協會秘書處黨支部和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所支部領導和安排下,學員們參觀了云南陸軍講武堂、西南聯大舊址等,通過參觀學習,學員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感受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來源: 中國防癆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