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Lycium chinense)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可作水土保持的灌木,可作盆栽觀賞,嫩葉可食,果實可加工成各種食品、飲料、保健酒、保健品等,種子油可制潤滑油或食用油,還有加工成保健品——枸杞子油。以果實、葉入藥。滋補肝腎、清熱、止渴、益精明目。

枸杞名天下,晶瑩掛上頭。

山間風雨驟,詩意鬧中秋。

名 稱:枸杞

拉 丁 名:Lycium chinense

分類地位:茄科 Solanaceae枸杞屬 Lycium

別 名:狗奶子、狗牙根、狗牙子、牛右力、紅珠仔刺、枸杞菜。

異 名:Lycium ovatum、Lycium rhombifolium、Lycium trewianum、Lycium sinense、Lycium chinense var. ovatum、Lycium megistocarpum var. ovatum、Lycium barbarum var. chinense.

識別特征:

1、高可達1米多分枝灌木,栽培的可達2米多,枝條細弱,弓狀彎曲,淡灰色,有縱條紋,生葉和花的棘刺較長,小枝頂端銳尖成棘刺狀。

2、葉紙質,單葉互生或2-4枚簇生,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栽培的較大。

3、花在長枝一單生或雙生于葉腋,在短枝上則同葉簇生,花梗向頂端漸增粗,花萼通常3中裂或4-5齒裂,花冠漏斗狀,淡紫色,筒部向上驟然擴大, 5深裂,裂片卵形,頂端圓鈍,平展或稍向外反曲,邊緣具緣毛,基部耳顯著,雄蕊較花冠稍短,花絲在近基部處密生一圈絨毛并交織成毛叢,與毛叢等高處的花冠筒內壁亦密生一圈絨毛,花柱稍伸出雄蕊,上端弓彎,柱頭綠色;漿果紅色,卵狀,栽培的可成長橢圓狀,頂端尖或鈍,長約15毫米,栽培的長可達2.2厘米,直徑約8毫米,種子橢圓狀腎形,扁,長約3毫米,寬紅2毫米,黃色,表面粗糙,密布顆粒狀或短桿狀略呈同心狀排列的瘤突,背側圓形拱出,在隆起的胚根下端,微突。

國內分布:分布于東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南部以及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各省區。我國各地也有作藥用、蔬菜或綠化栽培。拍攝于山東省威海市園林中。

國外分布:朝鮮,日本,歐洲有栽培或逸為野生。

生 境: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鹽堿地、路旁及村邊宅旁。

物 候 期:花果期6-11月。

保護級別:枸杞(Lycium chinense)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

重要價值:可作水土保持的灌木。樹形婀娜,葉翠綠,花淡紫,果實鮮紅,可作盆景觀賞植物。嫩葉可作蔬菜。果實可以加工成各種食品、飲料、保健酒、保健品等。種子油可制潤滑油或食用油,還有加工成保健品——枸杞子油。

藥用價值:

以果實入藥。甘,平。入肝、腎經。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主要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等癥。

以枝葉入藥。苦、苦,涼。入肝、脾、腎經。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主要用于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等癥。

編輯:Pierre

來源: 物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