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吃海鮮,
聽起來就十分愜意,
可有人貪嘴嘗鮮,
把自己送進了醫院。
十幾顆“美味”讓她四肢麻木透不過氣
8月初,浙江32歲的徐女士(化名)受朋友邀請來到海邊玩水,岸邊礁石縫里的螃蟹、螺、貝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干脆現抓現撈,一個多小時后滿載而歸,準備一飽口福。
這些海鮮中,徐女士認出了織紋螺。她雖然從新聞中了解到這種螺有毒,但又不甘心放棄嘗鮮,一口氣吃了十幾顆。一個多小時后,她的身體出現了異樣。
織紋螺(圖源:寧波市場監管)
起先,**徐女士的四肢開始發麻使不上勁,隨后這股麻意蔓延到了口周嘴角。緊接著,她又出現了惡心、胸悶的感覺,透不過氣。**意識到情況不妙,家人趕緊帶著她來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急診科。
接診的醫生詳細了解病史后,結合癥狀判斷徐女士為**織紋螺中毒,屬于輕中度,**需要住院治療。**由于這種毒素沒有特效藥,醫護團隊為她進行了洗胃、血液灌流等一系列解毒治療。**目前,徐女士中毒的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
事后,徐女士從朋友處了解到,幾人中還有另外一位朋友也出現了類似的癥狀,但中毒情況相對較輕,自行緩解。
多地曾發警示勿食織紋螺
每年夏季都是織紋螺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全國多地也曾多次發布警示,提醒市民勿食織紋螺。
此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鮮黃花菜、河豚、織紋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蟲風險的產品”。
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也曾發布提醒,**每年4到9月是織紋螺毒性最強的時候,食用后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5分鐘,最長可達4小時。**提醒大家外出用餐切勿食用織紋螺,以免發生意外。
福建省常見織紋螺辨別
誤食織紋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現為口唇、舌、指尖發麻,眼瞼下垂。不久即可出現消化道癥狀,主要有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便血,進而出現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無力或肌肉麻痹、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癥狀。
重癥者出現癱瘓、言語不清、聲嘶、紫紺、呼吸困難、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且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
提醒廣大市民
不購買和食用織紋螺。
誤食織紋螺后,
如發生口唇麻木等
類似神經系統中毒癥狀的,
應當立即到醫院就診。
轉發提醒身邊人!
來源: 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