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可以說是一種護膚界的時尚了,不少人紛紛趕潮流刷酸,但不少人在刷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那這個酸還能刷嗎?別著急,首先,咱們要真正的去深入了解下刷酸的本質,畢竟,皮膚可是關乎顏值啊,而之所以刷酸就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皮膚。

所以,今天就好好地聊一聊刷酸這個事情。

01,刷酸的本質是什么?

刷酸本質上是用化學因素來剝脫皮膚的過程。通過將化學物質涂在皮膚表層,破壞皮膚表層,然后促進皮膚新生來替換原有的皮膚。

目前常見的刷酸成分包括水楊酸、果酸(比如檸檬酸、杏仁酸、蘋果酸)、維A酸等。這些酸性物質在涂抹到皮膚上后,會和皮膚發生化學反應,破壞現有的皮膚結構,然后促使人體啟動皮膚的創傷后愈合過程,從而快速更新皮膚。

當然,刷酸也會分為淺層換膚、中層換膚、深層換膚,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皮膚的結構來略窺一斑,就是根據刷酸對皮膚結構的破壞層次逐步深入來看。

比如不少刷酸會針對角質層,因為皮膚角質層覆蓋會導致皮膚出現老化情況加重,以及阻擋護膚成分深入,甚至可能出現毛孔堵塞的問題,所以會選擇去清除角質層。

02,刷酸有什么危害?

刷酸一定程度上的確是可以解決皮膚問題,比如針對皮膚的頑固性問題如痘痘、斑等情況,因為長期駐留在皮膚上,且形成了穩定的結構,無論皮膚怎么更新也會停留在那里,這種情況下,刷酸是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些問題的。

然而,作為一種本身破壞皮膚的成分,刷酸可沒有想象的那么安全,事實上,隨便搜索,都可以看到刷酸出現健康問題的情形。

比如央視節目就曾曝光過網紅宣傳的刷酸美容亂象,指出目前不少網紅推薦的含酸化妝品,存在著夸大宣傳使用效果,容易誤導消費者,比如什么“保姆級沉浸式刷酸”、“手把手教你做醫用級果酸換膚”等等,對于刷酸存在的風險只字不提,結果就是導致有不少人在刷酸過程中出現了健康問題。

事實上,就如我們開始提到的,刷酸是用化學的方法來破壞皮膚促進新生,而這一過程,必然會面臨著皮膚這個先天免疫第一屏障被破壞,更容易被微生物入侵。而過度刷酸如果后續的護理跟不上,那就會導致皮膚的問題加重甚至出現新的問題,此外,過度刷酸帶來的皮膚耐受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03,刷酸有風險,需謹慎對待

而國家藥監局也專門發文直指目前的刷酸市場亂象,指出刷酸應該是在具有醫療資質的醫院或者診所,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這樣才能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濃度,制定科學的診療方案,并對使用過程中對于出現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干預。而普通人并不具備這種判斷能力,不容易控制好用量,甚至對于出現的副作用也無法及時的發現,結果就導致了“爛臉”“起皮”等情形屢見不鮮,影響了許多人的健康。

因此,刷酸有風險,需要謹慎對待。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刷酸有風險,可是去除部分皮膚屏障促進皮膚新生某種程度上也是很大的需求,怎么解決呢?

04,刷酸風險怎么破?

這就又回到最初的本質就行了。刷酸的本質是剝脫皮膚的過程,只要能夠實現這個過程就行。我們常見的辦法至少可以分為三大類,物理,化學和生物的,物理的是用器械,這種可不行。化學的是刷酸,那生物的有嗎**?市面上流行的“無酸煥膚”概念是智商稅嘛?**當然不是。

無酸煥膚本質上是生物的辦法,用生物中的酶來發揮作用,其實是更好地解決化學刷酸的風險和刺激同時又滿足刷酸需求的,讓皮膚變得細膩光滑。

酶,相信大家多少都了解,是一種生物活性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質,能夠在溫和的環境來發揮作用。而很多人刷酸的目的是加速表皮細胞已經生成的黑色素的代謝,然后再提亮膚色。提到改善膚色的產品,最常規的就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黑色素生成。哪些物質可以做到呢?

比如,中國國藥醫典《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珍稀光果甘草具極高的價值。如下圖所示,是不同濃成分對絡氨酸酶的抑制率的細胞試驗實證:在低濃度時(3.125mg/L),光甘草定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是煙酰胺的 140 倍、 VC 乙基醚的 18 倍。[1]

而紫外線、壓力、污染等外界因素,導致炎癥因子的釋放,就會加重皮膚的黑化反應。所以,改善膚色的第一步應該要在源頭舒緩炎癥,減少刺激黑色素生成的誘因,而“光甘草定”是很好地實現了這一點,而且在黑色素形成的各個通路都進行干預,單一成分就能實現4大通路提亮膚色。

不僅如此,光甘草定在舒緩、維穩時都能發揮作用,這些共同的作用可以讓在無酸煥膚的同時,修復皮膚。而且最大程度避免了化學刷酸本身帶來的傷害以及耐受問題,可以說更加的安全有效。


總的來說,現在關于刷酸是十分的流行,但是大家一定要謹慎的面對刷酸,畢竟破壞皮膚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最好到專業的機構去刷酸,這樣可以把控好量和度,而日常的話,還是選擇更加柔和的生物辦法來。

[1]王瑞雪,趙珍,鐘雁,李小迪,王志勇. 幾種常用美白劑協同作用研究[J]. 日用化學工業. 2014, 44(10): 572-576.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