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 燕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副主任醫師

審核:樊東升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主任醫師

失眠,是臨床常見問題。它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還會對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那么,如何有效地解決失眠問題呢? 近年來,褪黑素用于治療失眠被傳得神乎其神。那么,褪黑素究竟是什么?又為什么能治療失眠呢?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人體內天然的褪黑素是松果體利用色氨酸合成的一種激素,被分泌至血液和腦脊液中,參與調節睡眠覺醒周期,具有顯著的晝夜節律,夜間褪黑素的血漿濃度至少為日間濃度的10倍。夜間分泌的褪黑素有助于誘導并維持睡眠。

人體內褪黑素的分泌可隨年齡增長而變化,從出生后3~4月齡開始分泌,夜間濃度在1~3歲時達最高值,至成年早期開始緩慢下降達平臺期,之后會持續下降,至70歲時夜間褪黑素濃度峰值可低于年輕時峰值的1/4。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由于夜間血漿褪黑素濃度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故許多老年人會發生年齡相關性失眠(如夜間易醒、睡眠效率下降等),針對這一人群,補充的褪黑素劑量應剛好彌補其年齡相關性分泌下降的劑量,即可有助于改善睡眠。《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指出,褪黑素緩釋劑用于55歲以上的失眠患者可改善其睡眠質量。

外源性褪黑素不僅可以促進入睡并維持睡眠,還可以調控晝夜節律時相(包括褪黑素本身的節律),均可由生理劑量誘導產生,即0.1~0.3 mg促進睡眠、0.3~0.5 mg調控晝夜節律時相。褪黑素制劑在許多國家均未被管制且被普遍當作“膳食補充劑”而無須處方便可隨意購買,導致其常被過量使用。大劑量服用褪黑素制劑可使血漿褪黑素濃度超過生理濃度,造成腦褪黑素受體脫敏,即暴露于超過正常濃度的激素后,其活性顯著下降,可見于長期應用大劑量褪黑素改善睡眠質量的失眠者,正常的褪黑素晝夜節律也可被改變。因此,建議老年患者應用較低的、與生理劑量相近的褪黑素劑量。超過生理濃度的褪黑素可導致日間嗜睡、身體和精神受損、低體溫和高催乳素血癥。褪黑素目前的臨床應用包括治療年齡相關性失眠、改善時差變化所致睡眠覺醒障礙、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等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以及輪班工作相關反應。褪黑素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意識模糊和睡眠片段化。

因此,建議在治療失眠和改善時差變化時應用較低、生理劑量(0.1~0.5 mg)的褪黑素。但不能濫用褪黑素,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失眠是一個多因素導致的癥狀,需要我們綜合考慮,結合自身情況,采取多種方法進行治療。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