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中華醫學會
審核:郭珊嵐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資陽醫院 副主任醫師
對病理切片進行染色,是為了在顯微鏡下對切片組織進行有效的觀察。
醫生通過各種方法(如手術、穿刺等)從患者身上采集到組織樣本,病理科技術人員對樣本進行一系列處理后制作成病理切片,此時的切片是沒有顏色的,稱為“白片”,也就意味著,在顯微鏡下是不易觀察的,更別提能區分正常細胞和異常細胞了。但是通過染色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蘇木精-伊紅染色是最常見的染色方法之一,蘇木精染液為堿性,可以使細胞核內的染色質與細胞質內的核酸呈現紫藍色,而伊紅為酸性染料,可以使細胞質和細胞外基質中的成分呈現紅色,如此,就可以清晰地顯示細胞核和細胞質了。特殊染色,如銀染色、吉姆薩染色等,可用于識別特定的細胞結構或病原體(如幽門螺桿菌)??傊?,對病理切片進行染色是為了提高組織和細胞結構的可見性和對比度,使顯微鏡下的“景象”更清晰、易辨,方便進行病理學診斷。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