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百科****探索宇宙奧秘
孩子幼時接觸這個世界,總是會對身邊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尤其是星空、宇宙,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神秘而遙遠的存在,更能引起孩子無限的探索欲。
宇宙及天體

宇宙可以說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和物質。天體是指宇宙空間的物質的存在形式,如在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銀河系中的恒星、星團、星云。
地球


我們生活的環境是一顆美麗的星球

地球 (Earth)

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月球


地球的小伙伴——月球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唯一的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

太陽系以及八大行星太系


太陽系以及八大行星太系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一些小天體,如小行星,衛星,彗星。

水星


最火熱的環境——水星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陽,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有著與地球一樣的巖石個體。雖然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甚至比一些巨大的天然衛星,比如木衛三土衛六還要小,雖然質量較大。

金星


太白金星的原型——金星

金星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夜空中亮度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

火星


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為主的 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干冰組成的極冠(火星兩極附近白色明亮的部分,科學家認為這是薄冰層所構成)會隨著季節消長。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

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

木星


大個的虛胖子——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組成,其次為氦,占總質量的25%,占所有太陽系行星的70%巖核則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

土星


長長的裙擺——土星

體積則僅次于木星。古希臘稱土星為克洛諾斯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

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里/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速快。土星有一個顯著的行星環(可以通過望遠鏡直接觀測),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巖石殘骸以及塵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總共有62顆。

其中,土衛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

天王星


冷冰冰的美君子——天王星

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小于海王星),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氦和甲烷。據推測,內部可能含有豐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組成,可能含有水。內核由冰和巖石組成。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

海王星


時刻憤怒——海王星

海王星直徑上第四太行星。由于它那發熒的淡藍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 (Poseidon)”的名字來稱呼它。系最強烈的風暴,測量到的風速高達2100km/h。海王星云頂的溫度是-218℃(55K), 因為距離太陽最遠,是太陽系最冷。

來源: 科普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