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田間積水不能超過3天

當前,河南春、夏播花生分別處于結莢期和開花下針期,是決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高溫高濕給花生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排水散墑要抓緊。”近日,河南省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植保崗位專家、河南農大教授周琳說,強降雨過后,田間易出現積水,就花生而言,一旦積水超過3天,會對植株生長和產量造成較大影響,甚至導致植株死亡和絕收。要盡快排水散墑,保持土壤通氣良好,及時中耕可以散去多余的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幫助根系恢復生長,減輕后期爛果等帶來的產量品質下降。

雨澇后,花生根系漬水缺氧吸收能力衰弱,同時澇災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大量淋溶流失,導致植株脫肥。因此,周琳提醒,要及時補充營養讓植株恢復生長,可采取噴灑葉面肥的方式,每隔7天于晴天下午噴一次,連噴2次,尤其是土質瘠薄、基肥追肥不足的地塊。

周琳介紹說,高溫高濕環境容易導致多種病蟲害發生,應盡早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采取綜合應對措施控制病蟲害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周琳提醒:“如果田間發現死棵,要及早拔除病株帶出田外燒毀。”

對于田間積水特別嚴重、花生死棵面積超過70%的地塊,周琳建議可根據市場需求預測,在不影響小麥等下茬作物播種的前提下,酌情考慮改種胡蘿卜、水蘿卜、小白菜、空心菜、甜玉米等生育期短的作物,彌補災害造成的損失。

玉米 退水后3到5天再追肥

近日河南省迎來較明顯降水天氣,主要影響淮河以北地區。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邵瑞鑫提醒農民朋友,持續降水導致全省大部分農田土壤水分飽和、空氣濕度大,部分低洼玉米地塊已經出現漬澇現象,要及時全面做好夏玉米中后期田間管理。

邵瑞鑫表示,出現較強降雨后,首先加強排澇管理。田間管網系統很重要,夏玉米只要頂部幾片葉不被淹沒和無高溫發生,可以在浸水狀態下存活7天左右,只要能在最短時間完成排澇,一般對產量影響不大,因此完善排澇系統,能在最短時間內排除水患非常必要。

邵瑞鑫提醒,玉米長時間浸水后根系缺氧導致根部不能正常吸收養分,養分缺失尤其是氮素損失嚴重,切記不要退水后馬上大量過量追施氮肥,以免造成肥料二次傷根和后期青枯病暴發等;最少要等田間稍微漏白或退水后3~5天再追肥,每次追施尿素10~15公斤,間隔15天一次,一般不超過兩次,有滴灌系統的減少用量。

來源: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