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未知的驚喜或驚嚇。
圖源:SOOGIF
重慶多山,又是出了名的火爐城市,一到夏天,大家都喜歡到海拔高的山里乘涼。雖然山上涼快,生態又好,但蛇蟲鼠蟻也不少!要是緣分到了,偶遇個青蛇白蛇,那也不是沒可能的!
你想過嗎?如果自己不幸被蛇咬了,該怎么辦?嘴巴吸?用刀放血?喝酒消毒、壯膽?
——兄弟,你怕是武俠劇看多了吧!
那當我們遇到蛇,或者被蛇咬了的時候,除了保持冷靜和尋求幫助外,應該如何處理?又該怎樣判斷那條蛇究竟有毒無毒呢?怎樣防范蛇蟲鼠蟻的侵害呢?
別急,我們先來了解下蛇的出沒時間和地點!
圖源:SOOGIF
事故高危因素
時間因素:除了冬眠,其余時間都是蛇活動的旺季(每年4-10月),特別是下雨前后及早晚。
地點因素:不僅遙遠的鄉壩、森林,城里綠化較好的公園、小區,或各種草籠里,它都可能出現。
圖源:Pixabay
急救 · 3絕招
回到開始的問題,如果被蛇咬了,你該怎么辦?
圖源:Pixabay
01認清兇手
毒蛇頭部多呈三角形,較大,有頰窩,吻尖上翹,蛇身色彩花紋鮮艷,脊鱗擴大呈六角形,尾短而細,前半身可豎立,常主動攻擊人和動物。
被毒蛇咬傷后,傷口有兩排細小的牙痕,并在頂端有兩個對稱的較大而深的牙痕傷口,局部有出血、瘀斑、水皰、血泡甚至壞死,而且傷口周圍有明顯腫脹、疼痛、麻木感,全身癥狀也較明顯。
PS:就算分辨不清是不是毒蛇,沒有關系,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記住“兇手”的相貌特征,如果可以,請給“兇手”拍照。這不是為了讓你日后尋仇,而是便于醫生辨別蛇的種類有毒無毒,以及對癥下藥,因為不同的蛇需要不同的抗蛇毒血清。
02自我療傷
自我療傷不是讓你真的自己處理,一切傷口處理都交給專業的醫生來做!你應該:
① 保持鎮定,不到處亂跑,坐或者躺倒,以免加快血液循環,中毒更深。
② 如果在城區遭蛇咬了,盡快到附近有醫治蛇傷條件的醫院救治,先不要自己處理傷口。
③ 如果是在野外,先用干凈的水(如礦泉水、純凈水)沖洗傷口。有條件的話,用繃帶、繩子或把衣服撕成布條,在中毒部位近心端結扎,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最合適!
④ 抬高受傷肢體,減少血液回流。
03尋找大夫
由于被蛇咬傷,救治時間就是關鍵,所以建議去就近的縣級或鄉鎮醫院就診,不建議遠距離轉運到醫療條件更好的大城市醫院。而且這類醫院的醫生經常處理蛇咬傷,更有經驗。
急救 · 6不要
除了剛剛傳授給你的急救“3絕招”,還有急救“6不要”,請一并牢記!
① 不要讓傷者劇烈活動。如果劇烈運動,血液循環加速,會促進毒素在體內的擴散。
② 不要用嘴吸。這個不是真愛,是不靠譜!因為口腔黏膜的通透性非常高,蛇毒可以通過口腔黏膜直接吸收到吸取者的血液里,使施救人也中毒。
③ 不要擠壓傷口。蛇咬傷口非常小,想通過擠壓把毒素排出是不可能的,反而會促進毒素進入血流。
④ 不要用刀切傷口放血。這種補刀的做法會增加傷口面積,增加感染風險,給后期傷口處理帶來困難。
⑤ 不要喝酒“消毒”、壯膽。喝酒不僅不壯膽,反而加速血液循環,使毒素加快吸收。
⑥ 不要亂抹草藥。草藥治療蛇毒,只是江湖傳說,而且容易感染傷口。醫學界公認的唯一解蛇毒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去醫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圖源:Pixabay
避蛇 · 4法
除了前面提到的“要”和“不要”,想要不被蛇咬,不碰面才是將危險扼殺在搖籃里的王道!畢竟,常言道“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①走大路或行人多的道路。爬山的時候,行人多的道路更容易行走,遮蔽的東西少,遇見蛇的概率更低,更為安全。
②徒步旅行時穿靴子和長褲。在無法清楚看到腳的地方行走時,不要赤腳或穿涼鞋,最好穿著登山靴和長褲,可以獲得額外保護層,預防與蛇發生偶遇。
PS:蛇常常在視線看不見的地方(如灌木叢或高大的雜草堆)隱藏或休息,它們通常處于隱蔽和不動的狀態,這樣不僅能夠躲避天敵,還能靜靜等待獵物。不要以為靜止的蛇是死蛇,更不要靠近或觸碰它。
③切忌獨自去偏僻地區徒步旅行。徒步旅行時,成群結隊動靜更大,更容易驅散蛇等動物,而且如果被蛇咬傷,同伴還可以協助拍攝蛇的照片,識別蛇的類型,幫助救治。
④不要使用驅蛇藥或設備。因為根本沒有效,一些常用來驅蛇的藥物,如:雄黃、薄荷、丁香、氨,都沒有被證實有驅蛇的作用。一些廠家生產的驅蛇裝置,比如:太陽能振動波驅蛇器,也沒發現有作用。昆士蘭大學的蛇類專家布萊恩說:“驅蛇藥毫無用處,相反,會給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供稿單位:重慶科技館
作者:唐昊,博士,副主任醫師,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臨床工作十余年,在創傷危重癥,膿毒癥、腹腔高壓、腹腔感染等疾病救治方面經驗豐富。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