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陸基活動對澳大利亞大堡礁水質和生態系統狀況影響的《2022年科學共識聲明》發布。該聲明匯集最新的科學證據,用以了解陸地活動如何影響大堡礁的水質,以及如何管理這些影響。

《2022年科學共識聲明》被政策制定者用作制定管理大堡礁水質決策的關鍵循證文件。它是為澳大利亞和昆士蘭州政府2050年珊瑚礁水質改善計劃的設計、交付和實施提供支持信息的幾個項目之一,它界定了有關改善水質的目標和指標,確定了空間管理的優先事項,并描述了改善從鄰近集水區進入大堡礁的水質的行動。


圖片圖源:綠會融媒

該聲明由C2O咨詢公司牽頭,由澳大利亞和昆士蘭州政府資助,有200多名專家參與了這份聲明的制定。這份產出基于4000多份出版物,堅持國際公認的證據合成、同行評審和共識的最佳實踐。

澳大利亞首席科學家Cathy Foley博士對整個過程進行了監督,以確保所使用的方法是最佳實踐,并且可信。他表示:“《2022年科學共識聲明》是達成科學共識的學術方法的典范。公眾可以信任制定聲明所采用的流程,結論值得信賴,并為決策提供信息。”

專家們研究了從集水區到珊瑚礁的各項證據,在聲明中回答了30個重點問題。這些問題涵蓋了大堡礁健康的價值、條件和驅動因素、沉積物和顆粒營養物、溶解營養物、殺蟲劑和其他污染物,以及水質改善的人為因素和新興科學。所有成果均由地方、國內和國際專家獨立進行同行評審。

根據這些證據,35位科學專家就總體結論達成共識。

總體結論:

在歷史上和持續的土地管理和集水區改造過程中,大面積的植被退化、水文變化、侵蝕加劇、施肥土地用途的擴大、城市中心和沿海開發擴大等,都損害了大堡礁的水質。

從集水區到大堡礁的污染物負荷比開發前相比,細沉積物負荷增加了1.4至5倍,溶解無機氮負荷增加1.5至3倍(因流域而異)。

惡劣的水質,特別是細沉積物、營養物質和農藥含量升高,繼續對大堡礁的生態系統產生有害影響。受影響最大的是淡水、河口、沿海和近岸海洋生態系統。

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是大堡礁面臨的主要威脅,而水質不佳會加劇與氣候相關的影響。良好的水質對健康和有彈性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并有助于從大規模白化和極端天氣事件等干擾中恢復。在未來十年內實現水質改善目標勢在必行。

雖然事實證明,多種土地管理實踐和補救措施在改善水質方面具有成本效益,但要將其轉化為更實質性的污染物減少,需要大幅擴大這些行動的采用范圍,優先考慮污染物熱點,并更多地了解采用這些實踐的成本和潛在的協同效益。

更加注重對當地有效的管理解決方案可以鼓勵更快地采用,尤其是在設計和實施時采用涉及土地所有者、原住民社區、更廣泛的社區、政策制定者和科學家的協作方法。

世界領先的監測、建模和報告計劃鞏固了大堡礁生態系統,并為制定水質改善戰略提供必要的知識。這些計劃可以通過增加其空間和時間覆蓋范圍來加強和完善,以捕捉區域和地方差異,在土地利用和生態系統之間提供更平衡的覆蓋范圍,改進趨勢分析并量化不確定性。

THE END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臺觀點。供參考。

編譯 | Sara
審核 | Daisy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略

來源: 海洋與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