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區研究院啟動巴黎奧運會城市影響研究

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始,城市遺產正式成為國際奧委會評選主辦城市的標準之一。巴黎奧運會的申辦正是以城市遺產為主題,明確表達出傳承可持續遺產的地區共同愿望(包括公共設施、交通供給、城市空間連接、住房或綠地開發等)。為了實現城市遺產的可持續性,舉辦一場節約和緊湊型奧運,此次巴黎奧運會的許多賽事在奧運村周圍10公里半徑范圍內舉行,其中95%的比賽場館是對現有體育和文化設施的再利用或者本身即為臨時建筑,其目標是與前幾屆相比碳排放量減半。

鑒于舉辦城市的重要作用,在法蘭西島大區和國家的支持下,巴黎地區研究院(IPR: L’Institut Paris Region)在巴黎奧運會開幕前近一年的時間里,開展了此次奧運會舉辦對城市影響研究的準備工作,以評估奧運會對城市的影響。評估內容包括相關地區的城市轉型及其對居民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影響;評估范圍考慮整個法蘭西島地區,而非局限于巴黎大都市北部的永久性建筑。

評估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治理方面構建了一個“社會結構”示意圖(圖1),以呈現城市遺產保護和傳承過程中各參與方之間的關系。評估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參與方的多樣性。該示意圖區分了項目開發方、直接或間接受益者以及實施過程中各個決策者和責任方。


圖1 法蘭西島地區“社會結構”各參與方

解讀各參與方在城市遺產方面的期待并將其歸類排列在“目標樹”中(圖2),形成三重目標(建設未來創新城市、以平衡和團結的方式發展法蘭西島地區、改善生活環境),以及為實現主旨目標而制定的細化戰略和操作目標。


圖2 城市遺產“目標樹”

盤點圍繞奧運會實施的主要工程(體育設施、其他設施、公共空間等)和關聯工程(塞納河岸邊、自行車道、協議開發區等),確定奧運會的影響范圍(圖3)。評估的重點是從使用者(居民、就業者、游客等)和其他相關參與方(國家、地方政府、運營商等)的角度衡量這些工程對集體需求的影響。


圖3 2024年巴黎奧運會建筑與規劃項目分布

建立一整套評估匯編,作為長期評估的可復制框架。計劃在2024—2025年擬定評估框架并進行第一階段評估,在2029—2030年復制該框架,并在2034年再次進行評估,以觀察奧運會舉辦10年后對地區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同時,將在匯編中提出建議,最大限度地發掘奧運會在城市規劃方面的作用,為組織其他重大活動總結經驗教訓。

圖1—圖3及資訊來源:
https://www.institutparisregion.fr/fileadmin/NewEtudes/000pack4/Etude_3031/NR_1010_web.pdf

巴黎奧運伴生的協議開發區及其規劃

位于巴黎大都市東北部圣但尼市鎮的普萊恩索尼耶(Plaine Saulnier)地塊,占地約12公頃,在被選定為巴黎奧運會用地之后,于2019年由巴黎大都市委員會審議并創建為協議開發區(ZAC)。此次巴黎奧運會上的水上運動項目和一個步行—自行車道項目(跨過A1高速公路并將該地塊與法蘭西體育場相連接)于此地塊舉辦(圖4)。


圖4 普萊恩索尼耶協議開發區的區位示意圖(結合巴黎奧運會規劃)

該地區曾是一片舊工業區,2019年之前歸巴黎市政府所有,現歸屬于巴黎大都市區。從19世紀末開始,這里是為巴黎市提供天然氣的生產廠;20世紀末,該地塊被用于建設天然氣研究實驗室,進行各種研發活動。巴黎奧運會為這片舊工業用地提供了改造機會,以適應新需求(圖5)。


圖5 普萊恩索尼耶地塊的歷史衍生圖

巴黎大都市作為業主,計劃對該地塊進行兩個階段的開發:第一階段,建設臨時基礎設施和奧林匹克水上運動中心(永久性公共設施)用于此次奧運會;第二階段,從奧運會結束至2032年,創建一個具有混合功能的街區(圖6)。事實上,該協議開發區的遠期目標是創建一個能夠滿足本地和法蘭西島大區需求的新型大都市街區。部分在奧運階段實施的項目將作為遺產保留下來,用于未來街區的規劃開發。


圖6 新型混合街區設計展望

該協議開發區的具體建設目標包括:

. 結合可持續的奧運城市遺產,將該地塊納入本地和大都市尺度的城市更新動態中;

. 圍繞大型體育設施,創造新的吸引力;

. 建設開放型混合街區,納入不同城市功能;

. 提高該地塊的內部交通可達性,改善其與大都市其他地區的交通銜接;

. 新的街區規劃將結合氣候變化的挑戰,作為后碳大都市的展示范本(優先考慮主動模式、高能效、生物氣候設計、優質的公共空間網絡等)。

基于這些目標,確定了該地區規劃設計的四大主題,具體如下。

一個熱鬧的混合式街區:滿足居民對住房、設施和綠化的需求;置入辦公、活動和商業,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一個宜居社區:建立公共空間網絡,以環境目標重新定性街區;保障生活環境質量,避免居民受道路基礎設施的干擾;

一個屬于大都市尺度的街區:改造奧運場館,建立體育主題的公共設施,以延續奧運會的體育遺產;

一個便捷可達的街區:打開與外部的連接,同時創建街區內聯通的步行路徑,以減少城市和景觀空間帶來的阻隔。

圖4—圖6及資訊來源:
https://zacsaulnier-jop2024.metropolegrandparis.fr/projet-olympique/la-zac-plaine-saulnier

法蘭西島公共交通領域的就業生態系統

巴黎地區研究院的一項題為《法蘭西島公共交通生態系統》的最新研究顯示,在法蘭西島大區人口和就業崗位呈結構性增長的背景下,該地區的公共交通服務網絡不斷發展,公共交通的使用量增加。2010—2019年,全模式混合的交通出行總量增加了約2%,其中公共交通出行量增加了10%。法蘭西島大區目前公共交通出行量占總出行量的22%,僅次于步行(41%)和小汽車(33.5%)。由于大都市地區的環境、社會、經濟和組織等,繼續發展公共交通模式已經成為地區共識。

研究報告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介紹了公共交通網絡運營相關的就業生態系統(圖7),第二部分側重于在公共交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更新領域的投資對就業的影響(圖8,圖9)。


圖7 法蘭西島公共交通運營的生態系統


圖8 法蘭西島公共交通網絡建設與設施更新的生態系統


圖9 法蘭西島交通管理局實際投資支出變化(單位:百萬歐元)

研究表明,公共交通網絡的開發運營、更新和擴展工作在2023年直接創造了超過12萬個就業崗位,市場規模為150億歐元。目前,與該網絡運營相關的交通領域市場份額占2/3,每天有近8萬人為此工作,以確保該網絡中日均910萬次的出行。但在行業招聘和留住員工方面面臨著結構性困難,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是確保網絡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對某些地區而言,這是一個發展機會,因為這些工作崗位無法遷移,并且維護和(車輛)儲存場所的地理位置中心化程度低于法蘭西島就業中心化程度(圖10)。未來,該網絡的擴展和設備更新將帶來強勁動力。預計2023—2026年,網絡擴建和現代化更新工程每年將直接帶動超過3萬個就業崗位,其就業影響范圍將遠遠超出法蘭西島地區,成為國家再工業化戰略的一部分。除了直接影響外,還對其他相關行業(新型交通、房地產、無/低碳能源等)產生了強大的連鎖反應。


圖10 法蘭西島公共交通網絡運營的保障場所(指揮、管理、調度、維護、修理、存儲等站點)

圖7—圖10及資訊來源:
https://www.institutparisregion.fr/fileadmin/NewEtudes/000pack4/Etude_3030/Etude_Filiere_TC_Rapport_web.pdf

來源: 國際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