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方法

===========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創傷時有發生,而快速、準確地止血是急救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掌握正確的止血方法,不僅能有效減少血液流失,還能為后續救治爭取寶貴的時間,并可避免出現失血性休克。下面,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創傷快速止血的正確操作方法,希望能為患者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幫助。

01
出血可分為哪幾種在我們的身體中,一共有三種血管,分別是**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創傷出血,按照血管損傷情況,可以分為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和毛細血管出血。動脈出血的特點通常為噴射出鮮紅色血液,傷者可在短時間內大量出血,且很難自行停止。

**當患者出血量較大又未能及時止血時,會迅速使患者出現血壓下降,進而導致休克,甚至威脅患者生命。**靜脈出血相對比較緩慢,出血量中等,出血顏色通常為暗紅色。毛細血管出血通常像水珠樣滲出或者流出,出血量小,顏色從鮮紅變為暗紅色。

02
常用快速止血操作方法****1.指壓止血

對于急性動脈出血,如果身邊沒有止血帶或包扎材料,**可以暫時用指壓止血法進行止血。將手指按壓在出血動脈的近心端的鄰近骨骼上,盡量對血液運行進行阻隔。**但是這種方法的作用效果和有效時間有限。

2.加壓包扎止血

對于沒有明顯動脈出血的患者,可以采用加壓包扎止血。如果創口較小,可以先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創口,**然后取消紗布將創口覆蓋上,再使用三角巾或繃帶進行包扎處理。**如果出血較多且創口比較大,需要先加壓,注意壓力應當適中,既要止血又不能影響血液運行。如果加壓后發現遠端動脈仍可搏動,皮膚顏色沒有改變,即視為適中。

3.屈肢加墊止血法

對于膝、肘關節以下的四肢大量出血,在確定無骨折和關節損傷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屈肢加墊止血方法。具體做法是,取一個厚棉墊或繃帶卷放在關節折合處,將腿或臂屈曲,然后使用繃帶或三角巾將肢體緊緊裹住,但是要注意肢體遠端的血運情況。

4.填塞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適用于傷口又深又大,出血量多且組織損傷比較嚴重的急救。正確做法是取無菌紗布、敷料塞入傷口中,然后采用加壓包扎法對傷口進行止血。

5.止血帶止血法

當出現四肢大血管損傷時,如果損傷嚴重,出血量非常巨大,且采用其他止血方法均不能有效止血時,可以使用止血帶止血。止**血帶采用彈性比較好的橡膠帶制成,**如果創傷發生時沒有止血帶,可以取領帶、皮帶、圍巾等進行替代,但禁止使用電線、鐵絲、細繩等過細而且無彈性的物品充當止血帶。

止血時,**將止血帶綁在傷口近心端,松緊度要適中,以防傷肢缺血壞死,止血帶使用的總時間不能超過5個小時,且在此期間每隔30分鐘應當將止血帶松開一次,**每次放松1至2分鐘(根據傷勢情況而定),同時用手按壓傷口避免大量出血,然后再將止血帶綁緊。

若使用止血帶時間已超過6小時,仍在運往醫院的途中,則此后不能松解止血帶,因其遠端肢體已難以存活,其壞死的細胞會釋放出有毒物質,此時如果松解止血帶,這些有毒物質將隨靜脈流入全身,以致中毒,嚴重時可導致心跳驟停而突然死亡。

所以,采用止血帶一定要做好綁扎時間和放松時間的記錄,并且將傷者盡快送至醫院,同時將止血信息告知醫生,否則可能會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

來源: 人民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