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是
我國第16個“全民健身日”,
為全力唱響**“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
2024年“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將借助群眾
關注奧運、支持奧運的熱情,
引導群眾積極投身全民健身,
鼓勵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學健身。
今年“全民健身日”主題為
“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
口號是“全民健身動起來”
“全民健身你我同行”
“全民健身從我做起”
“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等。
全民健身日的由來
全民健身是指不分男女老少,全體人民增強力量,增加耐力、柔韌性,提高協調,控制身體各部分的能力,從而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倡導全民做到每天參加一次以上的體育健身活動,學會兩種以上健身方法,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定。為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國務院批準從2009年起,將每年8月8日設置為“全民健身日”。
科學健身的好處
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 提高心肺功能
- 心肺功能是影響體質與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心肺功能低下可導致過早死亡風險增加。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心臟收縮力量和肺活量,調節血壓,改善血脂,對心肺功能產生良好影響,明顯提高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健康水平。
- 改善身體成分
- 身體成分是指構成身體的各種物質及其比例,一般常用身體脂肪含量和肌肉重量及其比值表示。研究證實,過多的身體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多可誘發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以有氧運動為主的體育活動可增加脂肪消耗,降低身體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改善身體成分。
- 增加肌肉力量
- 力量練習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抗疲勞能力,促進青少年成長發育,使體格更加強壯,預防因肌肉力量衰減出現的腰疼、肩頸痛等癥狀,提高身體平衡能力,防止老年人跌倒,維持骨骼健康,預防和延緩骨質疏松發生。
- 提高柔韌性
- 柔韌性既是一種重要的運動技能,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活動能力。有規律的牽拉練習可提高肌肉、韌帶彈性,增加青少年身體活動范圍,身體姿勢優美,減少肌肉拉傷,預防和治療中老年人關節性疾病。
- 提高幸福指數
- 健身是心理干預的有效手段。健身可增加人體愉悅感,使人精神放松,緩解壓力,形成良好心理狀態,獲得生理和心理滿足感,使青少年充滿朝氣,中老年人充滿活力,提高幸福指數。
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 心血管病
- 我國居民心血管病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心血管病死亡列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有規律的健身可通過提高心臟功能和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減少炎癥因子、調節血脂等途徑,降低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心血管病發生,促進心血管病患者康復。
- 糖尿病
-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以2型糖尿病最為常見。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調節糖代謝,降低血糖,提高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地預防與治療2型糖尿病,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健身可增強糖尿病患者體質,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
- 超重和肥胖
- 超重和肥胖以體重增加為特征,通常用身體質量指數(又稱BMI,下統稱BMI)表示。超重和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某些癌癥和多種骨骼肌肉疾病。預防和降低身體肥胖最有效的手段是健身和膳食平衡。健身是防控肥胖最積極的方法,可以幫助肥胖者控制體重、改善生理功能,防止減重后體重反彈,減少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發生。
- 骨質疏松
- 骨質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細結構變化,并伴隨骨折易感性增加為特征的骨組織疾病。健身有助于增加骨量,改善骨骼結構,減緩由于年齡增大引起的骨量丟失,通過增強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預防跌倒,減少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風險。
- 癌癥
- 健身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病風險,減緩癌癥患者術后的治療疼痛,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有超過30%的癌癥可以通過運動健身干預達到預防效果。
- 抑郁癥
- 健身可以改變大腦的化學成分,引起良好的情緒和狀態反應,有效地預防抑郁癥發生,并對輕度至中度抑郁癥患者有積極的干預效果。
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健身可提高人的認知能力,使人集中精力。有規律的健身活動可減少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延緩中樞疲勞,對神經系統產生良好影響,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延長成年人有效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科學健身的原則
一、科學健身有原則,牢記要點是關鍵
科學健身應該進行全面的體質評估,選擇安全有效的健身運動,遵從循序漸進的健身計劃,參加多種形式的運動項目,全面發展運動能力,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堅持經常鍛煉身體。科學健身的鍛煉計劃要點主要包括: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頻率和每次運動時間。
二、科學健身可以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科學健身應將身體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意與全面的營養、充分的休息和安全的環境相輔相成,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
三、運動有益健康、降低疾病風險
科學健身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強健肌肉骨骼,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降低疾病風險、提高生命活力、促進心理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四、久坐傷身,動則有益
減少靜坐的時間,鼓勵隨時隨地、各種形式的身體活動,每小時起來動一動,日常身體活動是健康的基石。
五、運動風險評估可以提升運動安全
運動前應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篩查生理指標,進行體質測定,全面評估身體狀態,減少運動風險。
六、運動環節要完整,運動方式要多樣
一次完整的運動應當包括準備活動、正式運動、整理活動,這三個環節不可或缺,一周運動健身應當包括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這三種方式不可偏廢。
七、兒童和青少年應當培養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
推薦兒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計至少1小時中等強度及以上的運動,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提高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鼓勵大強度的運動;青少年應當每周參加至少三次有助于強健骨骼和肌肉的運動。
八、成人運動要保證一定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
推薦每周運動不少于3次;進行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累計至少75分鐘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也能達到運動量;同等量的中等和較大強度有氧運動的相結合的運動也能滿足日常身體活動量,每次有氧運動時間應當不少于10分鐘,每周至少有2天進行所有主要肌群參與的抗阻力量練習。
九、老年人量力而行、保持適當身體活動水平
老年人應當從事與自身體質相適應的運動,在重視有氧運動的同時,重視肌肉力量練習,適當進行平衡能力鍛煉,強健肌肉、骨骼,預防跌倒。
十、特殊人群應當在專業指導下運動
特殊人群(如嬰幼兒、孕婦、慢病患者、殘疾人等)應當在醫生和運動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運動。
全民健身日,一起動起來!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邀請你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一起感受運動的魅力,享受健康的生活!
健康體魄,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用運動塑造生活,用汗水洗禮精神。勇往直前,永不放棄!
讓我們一起甩掉壓力和煩惱,追趕健康和快樂。踢掉哀傷和憂愁,摟住幸福和美好。
不論你是運動達人還是健身新手,全民健身日都是一個展示自我風采、演繹精彩人生的機會。
全民健身日,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讓我們一起動起來,為健康加分!
來源: 全科與心理、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