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菌作為地球上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單細胞生物中的“另類”。它們在極端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引發了科學家對它們生理、生態功能的廣泛關注??茖W家一直對極端環境下生存的生物抱有極大的好奇心。南極的深湖,以其極低的溫度、極高的鹽度,成為研究生命極限和適應性的理想場所。
南極深湖。攝影:里卡多·卡維基奧利教授(Professor Ricardo Cavicchioli)。圖片來源:uts.edu.au
“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注意到,一項由悉尼科技大學、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等多家機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研究,于2024年8月2日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該研究首次揭示了生活在南極極端環境下的古菌(archaea)中存在一種令人驚訝的寄生行為。
長期以來,人們對古菌的認知主要集中在它們對極端環境的適應能力上。然而,這項最新研究將人們的視線引向了古菌的生態角色。研究人員在南極深湖(Deep Lake)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古菌,它們不僅能夠在極寒、高鹽的環境中生存,還進化出了一種獨特的生存策略——寄生。
上圖:電子顯微鏡下顯示了寄生的南極納米鹽古菌(Ca. Nha. antarcticus)附著在其宿主深湖古菌(Hrr. lacusprofundi)上的圖像。攝影:喬舒亞·N·漢姆(Joshua N. Hamm)。圖片來源:uts.edu.au
上圖:宿主生物深湖古菌(Halorubrum lacusprofundi)是一種喜鹽生物,也分布在澳大利亞的赫特湖(Hutt Lagoon)粉紅湖中。攝影:Yan Liao。
這些古菌屬于DPANN古菌(DPANN archaea)這一支系,其特點是體型微小、基因組簡化、代謝能力有限。研究人員通過先進的顯微技術,觀察到DPANN古菌能夠附著在另一種噬鹽古細菌(Halorubrum lacusprofundi)的古菌上,并最終侵入宿主細胞,導致宿主細胞破裂死亡。這種行為與病毒的感染過程極為相似。
具體來說,這個研究發現,這種古菌在與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類似“捕食”的行為,能夠導致宿主細胞的裂解。研究團隊通過活體熒光顯微鏡、低溫相關光電子顯微鏡和電子冷凍斷層掃描等技術,觀察到Nanohaloarchaeum antarcticus在宿主細胞內積累并引發宿主細胞破裂。這一發現首次為古菌的捕食性行為提供了實驗證據。
上圖:實時熒光觀察和qPCR分析結果證實了Ca. Nha. antarcticus能夠侵入Hrr. lacusprofundi細胞、并引起其破裂。圖片來源:Hamm, J.N., Liao, Y., von Kügelgen, A. et al.
研究人員認為,DPANN古菌的寄生行為在南極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能夠通過捕食獲得營養,還能夠通過釋放宿主細胞中的物質,為其他微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從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這項研究不僅深化了人們對古菌生態學功能的理解,也為研究地球上其他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新的視角。此外,這項發現也為開發新型抗生素和治療方法提供了潛在的啟示。
THE END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臺觀點。供參考。
編譯 | 王芊佳
編輯 | Samantha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略
來源: 海洋與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