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海燕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審核:金 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主任醫師
肝硬化指肝臟組織因長期受損而發生的廣泛纖維化、假小葉形成及肝內外血管增殖,導致肝臟結構紊亂、功能減退的病理過程。肝硬化的危害深遠,不僅影響肝臟本身的解毒、代謝等功能,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其中腹水(腹腔積液)便是最為常見的“不速之客”。大量腹水的積聚,不僅給患者帶來腹脹、呼吸困難等身體上的不適,還可能誘發感染、肝腎綜合征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因此,了解肝硬化患者出現腹水后的治療原則,以及利尿劑的合理使用,對于控制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今天,我們將深入剖析肝硬化并發癥——腹水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利尿劑的合理使用,為大家揭示治療肝硬化腹水的關鍵所在。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肝硬化腹水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肝硬化腹水的治療目標為消除或基本控制腹水,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具體的治療原則包括以下幾點。
1.一線治療
(1)病因治療。
(2)合理限鹽攝入(每天4~6 g);應用利尿藥,如螺內酯和/或呋塞米等。
(3)避免應用腎毒性藥物。
2.二線治療
(1)合理應用縮血管藥物和其他利尿藥,如特利加壓素、鹽酸米多君及托伐普坦等。
(2)腹腔穿刺放腹水及補充人血清白蛋白。
(3)行經頸內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
(4)停用非甾體抗炎藥、擴血管活性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等。
3.三線治療
(1)肝移植。
(2)腹水濃縮回輸或腎臟替代治療。
(3)腹腔引流泵或腹腔靜脈Denve分流。
二、常用的利尿藥有哪幾種?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利尿藥按保鉀與排鉀作用分為保鉀利尿藥(螺內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和排鉀利尿藥(托拉塞米、呋塞米、布美他尼、氫氯噻嗪)。
2.常見不良反應
(1)保鉀利尿藥常見不良反應:①高鉀血癥、低鈉血癥,表現為四肢無力、惡心、嘔吐、視物模糊、食欲差;②抗雄激素樣作用或對其他內分泌系統的影響,長期服用可致男性乳房發育、勃起功能障礙、性功能低下,可致女性乳房脹痛、聲音變粗、毛發增多、月經失調、性功能低下。
(2)排鉀利尿藥常見不良反應:①低鉀血癥、低鈉血癥、低鈣血癥,表現為疲乏無力、口干、口渴、心律失常、肌肉酸痛、惡心、嘔吐;②長期用藥可發生低氯性堿中毒、高尿酸血癥、糖代謝障礙、直立性低血壓、耳毒性(聽力障礙)、視物模糊等。
三、利尿藥需長期服用嗎?在服用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1.利尿藥服用期間應監測血壓、尿量、體重,定期復查電解質、肝功能、腎功能、腹部超聲等,醫師會根據血液和超聲結果調整利尿藥種類及劑量,避免過度利尿和盲目用藥,防止發生不良反應。
2.利尿藥服用過程中注意事項
(1)首次服用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至治療量。
(2)避免過晚服用,日間服藥便于排尿,利于夜間睡眠。
(3)宜飯后服用,有利于減少胃腸道反應,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
(4)不可突然停藥,應逐漸減量,以免導致鈉、氯及水的潴留。
(5)定期復查血電解質、肝功能和腎功能等,避免出現電解質紊亂、腎損傷、心律失常及肝性腦病。另外,長期服用排鉀利尿藥的患者平時可注意適量補鉀,如使用補鉀鹽,飲食上進食香蕉﹑柑橘、馬鈴薯、油菜等含鉀豐富的食物。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四、為什么使用利尿藥要準確記錄尿量?
使用利尿藥可能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等不良反應,甚至可誘發肝性腦病。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尿量變化及時調整利尿藥的種類及劑量,給予精準的治療。因此,需要患者準確記錄尿量。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