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雪梅 安康市中心醫院

審核:宋允章 陜西省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逐漸增大,偏頭痛這一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正悄然成為許多人難以言說的“痛”。它并非一種簡單的頭痛,而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神經系統疾病,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偏頭痛的“廬山真面目”,學習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這一健康生活的“絆腳石”吧。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偏頭痛的“廬山真面目”

偏頭痛,顧名思義,其疼痛通常位于頭部的一側,但實際上也可能發生在兩側,且有多種伴隨癥狀。偏頭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征。

1.中重度搏動性頭痛:疼痛呈搏動性,患者常描述為“仿佛有根筋在跳動”,疼痛強度足以影響日常生活。

2.單側或雙側發作:多表現為單側疼痛,但亦有雙側同時發作的情況。

3.伴隨癥狀多樣:患者常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對光線或聲音異常敏感,甚至日常活動都能加劇痛感。

這些癥狀不僅令患者飽受折磨,還易導致患者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二、偏頭痛的“幕后推手”

偏頭痛的誘因復雜多樣,了解并避免這些誘因是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關鍵。常見誘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壓力大:長期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是偏頭痛的重要誘因之一。

2.睡眠不足:缺乏高質量的睡眠會擾亂生物鐘,易誘發偏頭痛。

3.飲食不當:某些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酪等含有刺激性物質,易引發偏頭痛。

4.環境變化:天氣突變、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也可能成為偏頭痛發作的“導火索”。

5.不良生活習慣:吸煙、嗜酒、不規律作息等不良生活習慣均會增加發病風險。

三、偏頭痛的診斷之路

對偏頭痛的診斷主要依賴于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臨床表現分析。醫生會通過詢問患者的頭痛特點、伴隨癥狀、誘發因素等信息,結合神經系統檢查,初步判斷是否為偏頭痛。在必要時,還會進行頭部CT或MRI等輔助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頭痛的疾病。

四、治療偏頭痛的多重策略

治療偏頭痛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大方面。

1.藥物治療

(1)發作期治療:以快速緩解疼痛為目標,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阿片類藥物等,同時需注意藥物的依賴性和不良反應等問題。

(2)預防性治療:針對頻繁發作的患者,醫生會開具預防性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抗抑郁藥等,以減少發作頻率和減輕疼痛程度。

2.非藥物治療

(1)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規律的作息、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偏頭痛的重要措施。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神經調控:如經顱磁刺激、經皮神經電刺激等,通過調節神經活動來緩解疼痛。

(3)物理治療:如按摩、針灸等,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4)行為療法:如認知行為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心理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學會管理壓力和情緒,減少偏頭痛的觸發因素。

五、走出認識誤區:偏頭痛不是小事

目前大眾對偏頭痛的誤解頗多,很多人認為它只是一種普通的頭痛,無須特別治療。然而,長期反復發作的偏頭痛不僅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和生活質量下降,還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社會功能。因此,我們應該正視偏頭痛的危害,盡早尋求專業治療。

近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關于偏頭痛的新治療方法和藥物不斷涌現,例如,基因療法、免疫療法等新興技術正被逐步應用于臨床實踐中,為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和希望。未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醫療資源的不斷優化配置,我們有理由相信偏頭痛將不再是難以攻克的“絆腳石”。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