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出血、關節勞損、肌肉無力、經常咳嗽……這些與慢性炎癥有關的問題,日積月累有損健康,老人要在日常主動應對,不可怠慢。

牙周炎——導致“老掉牙”

牙周炎最初表現為牙齦炎,即刷牙會出血,但不少人認為是上火的現象,錯失干預時機,甚至導致“老掉牙”。其實牙周炎是一種慢性炎癥,關鍵是控制牙菌斑。

健康時報圖

牙菌斑數量是關鍵:牙周炎是牙菌斑中的細菌侵犯牙周組織引起的慢性炎癥。每個人都有牙菌斑,區別只在數量,這也是牙周炎發病的關鍵。

如果牙齒清潔到位,可以讓牙菌斑維持在不足以致病的水平。否則,牙菌斑堆積、鈣化,將逐漸形成牙結石,當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牙齦發炎,刷牙出血。

牙槽骨吸收會“老掉牙”:牙齒長在牙槽骨內,就像樹埋在土里,樹會不會倒取決于樹根深度以及泥土厚度,老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牙周炎引起的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早期只是牙齦紅腫、萎縮,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容易出血,但如果發展到中晚期,就會發生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移位,到了晚期,牙槽骨喪失,則牙齒脫落。

日常做好這些事預防牙周炎:一是注意口腔衛生清潔,可以使用牙線、牙縫刷、沖牙器輔助清潔。二是定期口腔檢查,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超聲洗牙,洗牙不會對牙齒造成傷害,只是去除致病因素,有利于維護口腔健康。三是如果有牙齒缺失,要及時修復。四是飲食均衡,補充充足的維生素 C、A、E。五是積極控制血糖、戒煙等。

支氣管炎——導致長期咳嗽

長期咳嗽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如果長時間不管,反復感染容易導致支氣管擴張。

此類人群肺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復感染導致疾病發作,嚴重影響肺功能和生活質量。支氣管受損則需要更多精力去養護。

腹式呼吸:一只手放在胸口,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吸氣將腹部慢慢隆起,每次訓練10分鐘,每天2次。

縮唇呼吸:用鼻子吸氣,保持3秒,嘴巴像吹蠟燭一樣緩慢呼氣,呼氣時間∶吸氣時間為2∶1,每次訓練10分鐘,每天2次。

**呼吸操:**平靜呼吸,然后立位吸氣、前傾呼氣;單舉上臂吸氣,雙手壓住腹部呼氣;平舉上肢吸氣,雙臂下垂呼氣;平伸上肢吸氣,雙手壓住腹部呼氣。每天訓練10分鐘。

**哈氣排痰:**深吸一大口氣,憋氣 3秒然后放松呼氣,重復 3~4次,然后平靜呼吸3~4次,再緩慢吸氣,用力呼氣發出“哈~”的聲音,把氣體盡量都呼出去。

**百合粥:**取百合 60克、大米 250克加水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煨熬,熟爛時酌加白糖或鹽調味即成,每天食用 3~5次,喝粥食百合,適合支氣管擴張久咳、咳痰帶血者。

**豬肺三汁湯:**將豬肺煮熟,再配以梨汁、藕汁、白蘿卜汁,煮沸立即關火,置涼服用,適用支氣管擴張咳血者。

滑膜炎——關節腫脹疼痛

長年累月關節勞損,如果出現腫脹疼痛,可能是慢性滑膜炎,多見于中老年人、膝關節負擔過重者以及肥胖人群。

滑膜是關節囊內層表面的一層薄膜,可以分泌滑液,潤滑關節,為關節內軟骨、半月板等提供營養,如果滑膜受損,就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影響關節的正常功能。

**關節減負,充分休息:**對于體重過大、長期勞損導致的慢性滑膜炎,除了按照醫囑服用藥物止痛,更關鍵的是為關節“減負”,在充分休息的同時,還要減輕體重和使用拐杖,以減輕關節負擔,讓其自愈。

若是創傷因素導致的急性滑膜炎,輕度損傷一般無需用藥,治療的關鍵也在于“養”。建議臥床休息,抬高患肢,減少關節活動,促進關節康復。

**炎癥無菌,謹慎選藥:**大多數滑膜炎都是無菌性的,不需要使用抗菌素(即老百姓常說的“消炎藥”),只有確認細菌感染者,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

慢性炎癥——讓肌肉減少

肌肉是決定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除了衰老、營養不足、運動缺乏等原因,全身慢性炎癥也是老年人發生肌少癥的原因之一。若想增加和保留肌肉,要動起來、吃回來。

有氧運動:選擇中等強度運動,如慢跑、騎車、游泳、打太極拳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每周運動至少5次,總時間不低于150分鐘。

阻抗運動:建議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每周進行3次,持續20~30分鐘的阻抗運動,如利用彈性阻力帶鍛煉、徒手肌力訓練等方式。

**能量要補充足:**目前的研究建議,50歲以上的健康人每日能量需求接近 30千卡/千克,以適應身體活動,因此提醒老人們要攝入充足的能量,同時注意飲食結構的均衡,保證營養水平。

**選肉避開油脂:**優質蛋白質可以修補和增長肌肉組織,減緩肌肉流失。日常選擇肉類時,盡量避免油脂豐富的部位,避免食用油炸或加工的肉制品。

**為肌肉抗氧化:**抗氧化食物可以降低機體的氧化應激水平,減少肌肉衰減,抗氧化營養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C等,常見的新鮮深色蔬菜和水果都富含抗氧化物,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來源: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