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公子欣

隨著科研深入和實踐驗證
人們對癌癥的態(tài)度逐漸
從“談癌色變”轉(zhuǎn)變到“與癌共存”
但即使到現(xiàn)在
癌癥依然是全球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
也是造成全球疾病負擔的首要因素

2024年2月2日,世衛(wèi)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最新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數(shù)達到2000萬例,死亡病例970萬例;約1/5的人會在一生中罹患癌癥,約1/9的男性和1/12的女性會死于癌癥。

你知道嗎?
很大一部分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近日,一項發(fā)表于《臨床醫(yī)師癌癥雜志》的新研究估計了2019年美國30歲及以上成年人中浸潤性癌癥病例(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和30種癌癥類型的比例和數(shù)量,結(jié)果顯示,40%的新發(fā)病例和超過一半的癌癥病例和死亡可歸因于潛在的可改變風險因素。這些數(shù)據(jù)將為癌癥預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信息。

其可改變風險因素包括:
1. 吸煙或二手煙;
2. 超重或肥胖;
3. 飲酒;
4. 過量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
5. 水果蔬菜、膳食纖維和膳食鈣的攝入量低;
6. 缺乏身體活動;
7. 紫外線輻射;
8. 致癌感染 [ EB 病毒、幽門螺桿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類皰疹病毒8型(HHV-8;也稱為卡波西肉瘤皰疹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和人瘤病毒(HPV)感染 ]

01
可歸因于評估風險因素的新發(fā)癌癥
據(jù)估計,2019年美國30 歲及以上成年人所有癌癥發(fā)病病例中,有40.0%(1,781,649 例癌癥發(fā)病病例中有713,340例,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可歸因于分析中評估的潛在可改變的風險因素。男性的相應比例為40.5%,女性為39.5%。

其中,歸因于吸煙的癌癥病例最多,占所有病例的19.3%(占男性所有可能預防的癌癥的56.0%和女性的39.9%);超重或肥胖為第二大病因(7.6%),其次是飲酒(5.4%)、紫外線輻射暴露(4.6%)和缺乏身體活動(3.1%)。

男性因吸煙、紫外線輻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毒感染而患癌癥的比例通常高于女性,反映出這些危險因素在男性中的患病率較高。相比之下,女性超重或肥胖、飲酒、缺乏運動和HPV感染的癌癥病例占比更高,這主要與這些危險因素導致的女性特異性癌癥(女性乳腺癌、子宮內(nèi)膜癌和宮頸癌)有關(guān)。

按癌癥類型劃分,由潛在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引起的病例比例從宮頸癌和卡波西肉瘤的100%到卵巢癌的4.9%不等,在30種評估的癌癥類型中,有19種超過50%。

除宮頸癌和卡波西肉瘤外,超過80%的皮膚黑色素瘤(92.2%)和肛門癌(94.2%)、喉癌(89.9%)、肺癌和支氣管癌(88.2%)、咽癌(87.4%)、氣管癌(85.6%)、食道癌(85.4%)和口腔癌(83.7%)可歸因于評估的危險因素。

02
可歸因于評估風險因素的癌癥死亡
死亡率與發(fā)病率的模式大致相似。2019年,美國30歲及以上成年人中可歸因于評估風險因素的所有癌癥死亡的估計比例為:男性為47.1%,女性40.5%,兩性合計為44.0%。

按癌癥類型劃分,在30種評估的癌癥類型中,有19種癌癥類型中的風險因素導致了一半以上的癌癥死亡。肺癌的男性和女性的癌癥死亡人數(shù)最多,其次是男性的結(jié)直腸癌和肝癌,女性的乳腺癌和結(jié)直腸癌。

在男性和女性中,吸煙在癌癥死亡總數(shù)中所占的比例和數(shù)量最大(男性為32.2%,女性為24.4%),其次是超重或肥胖(男性為6.5%,女性為8.2%)和飲酒(男性為4.6%,女性為3.6%)。

超重或肥胖、飲酒、飲食因素和缺乏身體活動的綜合作用導致男性癌癥死亡人數(shù)占17.0%,女性癌癥死亡人數(shù)占 17.2%;飲食因素在男性中為5.0%,在女性中為3.4%;男性和女性感染導致的癌癥死亡比例分別為3.5%和3.4%。

為減少癌癥的發(fā)生和死亡,基于該研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這8件事:
★ 戒煙并減少接觸二手煙

★ 保持健康體重

★ 戒酒或限制飲酒

★ 少吃或不吃超加工肉類

★ 多吃蔬果和膳食纖維

★ 保持身體活動

★ 做好防曬措施

★ 及時接種疫苗

來源: 上海市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