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3年ver3.1——無危(LC)。優質的園林綠化樹種。可片植、叢植等于庭院、路邊、園林綠化觀賞。木材可作車輪及器具柄。葉和根可作土農藥防治蚜蟲,對馬鈴薯病菌孢子發芽亦有抑制作用。種子榨油供制油漆、肥皂或潤滑油用。可作枇杷的砧木,延長枇杷壽命,耐瘠薄,生長強壯。以根、葉入藥。祛風除濕、補腎、活血解毒。

偷得浮生半日閑,小亭之下品南山。

徐風吹皺千重路,思斷流云盼雁還。

名 稱:石楠

拉 丁 名:Photinia serratifolia

分類地位:薔薇科 Rosaceae石楠屬Photinia

別 名:紅樹葉、石巖樹葉、水紅樹、山官木、鑿角、石綱、石楠柴、將軍梨、石眼樹、筆樹、扇骨木、千年紅、細齒石楠、鑿木、豬林子、紅果石楠、中華石楠。

異 名:Photinia serrulata、Photinia pustulata、Crataegus serratifolia、Photinia serrulata var. aculeata、Photinia glabra var. chinensis.

識別特征:

1、株高可達12米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灰褐色,無毛。

2、葉片形狀多變,常為橢圓形,先端尾尖,基部常寬楔形,葉緣常疏生細齒,近基部常全緣,葉面光亮,葉柄粗壯,幼葉常具毛。

3、復傘房花序頂生,花梗無毛,小花密生,萼筒杯狀,長約1毫米,無毛,萼片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瓣白色,近圓形,無毛,雄蕊20枚,外輪長于花瓣,內輪短于花瓣,花藥常帶紫色,花柱常2枚,亦有3枚,基部合生,柱頭頭狀,果實球形,直徑約6毫米,紅色,成熟后褐紫色,內含1粒種子,種子卵形,長約2毫米,棕色,表面平滑。

國內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區。各地常見栽培。拍攝于山東省威海市園林栽培。

國外分布:日本、印度尼西亞。

生 境:生于約海拔2500米以下的林中。

物 候 期:花期4-5月,果期10月。

保護級別: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3年ver3.1——無危(LC)。

主要價值: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為優質的園林綠化植物。枝繁葉茂,枝條能自然發展成圓形樹冠,終年常綠,秋冬季紅果累累,具較高的觀賞價值。可片植、叢植等于庭院、路邊、園林綠化觀賞。木材可作車輪及器具柄。葉和根可作土農藥防治蚜蟲,對馬鈴薯病菌孢子發芽亦有抑制作用。種子榨油供制油漆、肥皂或潤滑油用。可作枇杷的砧木,延長枇杷壽命,耐瘠薄,生長強壯。

藥用價值:

以根、葉入藥。

根:辛、苦,平。祛風除濕、活血解毒。主要用于風痹、歷節痛風、外感咳嗽、瘡癰腫痛、跌打損傷等癥。

葉:辛、苦,平。有小毒。祛風補腎。主要用于風濕筋骨痛、陽痿遺精等癥。

編輯:Pierre

來源: 物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