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經脈氣血運行充盈,毛孔張開,過度貪涼、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容易導致脊柱受損。脊柱疾病如頸椎病、腰椎病等,往往因內虛外寒、風寒濕邪入侵而誘發或加重。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負責人馮帥華副主任醫師介紹,三伏天是脊柱疾病的高發期,在伏天進行脊柱養護,是預防和治療脊柱疾病的黃金時機,可以從以下方面科學養護“脊柱”:

一、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

在使用空調時,應控制室內溫度不低于26℃,并盡量保持室內外溫差在7℃~10℃以內??照{風向應朝上,避免冷風直接吹向身體背部,以減少對脊柱的寒冷刺激。此外,可在空調出風口安裝擋風板,以減少冷風對身體的直接傷害。

二、科學飲食,補充營養

中醫強調“藥食同源”,通過合理的飲食調養,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促進脊柱的健康。

**清淡為主:**三伏天氣溫高,人體易出汗,應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身體負擔,保持脾胃健康。

**增加豆類及豆制品的攝入:**富含豐富優質蛋白質、鈣質和多種維生素,有助于增強骨骼密度和韌性。

**多吃新鮮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維生素C和礦物質,有助于促進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松。

**特色食療方:**荷葉冬瓜煲老鴨湯、老冬瓜茨仁湯,均可清熱解暑氣、排濕氣、益胃生津,對脊柱健康有益。

三、中醫養生,溫補陽氣

中醫認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良好時機。

**1.推拿按摩:**可以促進脊柱周圍的氣血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僵硬。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按揉豐隆穴、水分穴、解溪穴等穴位,以及捏脊、捶背、搓背等動作。

**2.穴位敷貼:**在人體足三里、三陰交、大椎、天突、腰陽關、命門、腎俞等特定穴位上貼敷溫熱性藥物,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達到溫補陽氣、祛寒除濕的效果。

**3.拔罐療法:**在特定穴位或腰背部進行拔罐操作,可以促進脊柱周圍血液循環,舒緩腰背部的疼痛和不適感,促進脊椎健康。適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骨質疏松癥等脊柱疾病患者。

**4.針灸療法:**通過刺激脊柱旁穴、夾脊穴、腰陽關穴等特定的穴位,可以調整脊柱周圍的氣血流通,促進局部的新陳代謝,緩解腰背疼痛和僵硬,改善脊椎的功能。

**5.中藥熏蒸:**通過煎煮中藥至沸騰,產生蒸汽從而熏蒸全身或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適用于寒濕痹阻、血瘀型等中醫辨證類型的脊柱疾病患者。

四、適度運動,增強體質

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脊柱周圍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保護脊柱免受損傷。三伏天可以選擇散步、慢跑、瑜伽等輕松的運動方式,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脊柱壓力。但需注意避免在烈日下或高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以免中暑或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專家提醒

馮帥華副主任醫師提醒,三伏天是脊柱養護的關鍵時期。通過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合理作息、正確睡姿與床鋪選擇、科學飲食、中醫養生以及適度運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脊柱健康,預防脊柱相關疾病的發生。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 李星玉 劉媚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H)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