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用電高峰也尾隨而至。面對一年一遇的夏季用電高峰,電力單位是怎么保障我們用電的?
降溫用電占三成
根據中電聯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
在需求方面,夏季我國降溫用電負荷占比在三成左右,部分地區超過四成,夏季氣溫已成為影響用電增長的主要因素。
夏季用電高峰,之所以成為高峰,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炎熱的夏季,三成甚至四成的電力用來降溫了。
夏季,三成電力用來降溫,這是針對全國用電而言。而具體到一個普通家庭,可能就不止三成了。不少夏季容易高溫的地區,降溫使用電力占比家庭夏季總用電,可能會在五成左右。
僅以筆者家為例,降溫用電占比家庭夏季總用電的比例很高,如下圖:
圖為筆者一年內的用電分析,6、7、8三個月是用電高峰,圖片來自作者。
電力單位怎么應對用電高峰
實際上,為了保障老百姓正常用電,電力相關單位每年都在持續優化相關措施,以解決夏季用電緊張問題。
而方案就很多了,但這些方案中, 先說幾個大家容易想到的,例如:
水電站白天發電,夜里少發電、不發電、甚至蓄水儲能。
無數光伏基地、風電基地,以及核電機組做好檢修維護,讓它們在整個夏季用電高峰時都能最大化發電。
以上方案簡單易行,但影響有限,并非核心。核心在于火電。從2016年6月開始,我國就正式啟動了“火電靈活性改造”試點項目。
所謂“火電的靈活性改造”,是指通過改造讓火電具備深度調峰的能力。在實施靈活性改造前,火電的最小技術出力一般只有額定出力的50%至60%, 冬季供熱期僅能低至75%至85%。而在靈活性改造后,部分機組的最小出力最低可下探到20%。
這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當用電低谷來臨,而光伏、風力又在大量發電時,火電可以從100%出力平穩過渡到30%,甚至20%出力。
每當夏季用電高峰來臨,因為天氣原因,導致光伏、風電發電大幅減少時,火電又可以從30%出力,快速調整到100%出力。
火電靈活性改造以來,國內大量的火電機組具備了深度調峰能力,且目前新建的先進火電機組,它們從一出生就具備了深度調峰能力。
當夏季白天用電高峰來臨時,大量的火電機組逐漸從最小出力過渡到最大出力。而當夜幕降臨,用電需求逐漸下降時,不少火電機組又從最大出力慢慢過渡到最小出力。
跨區調配電力
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夏季用電緊張,有時候并不是因為全國電力生產不足,而是因為突發因素,導致的局部不足而已。
也就是說,即使是在夏季用電高峰時,全國也存在不少地方,其發電能力是充足的,而在其他地方呢,才是發電不足導致的。
例如2022年夏季,四川出現用電緊張,核心原因是,四川是水電大省,而2022年,受持續高溫和主要江河來水偏枯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水電發電不足導致的。
江河來水某年是否偏枯,這是難以預測的。
然而,持續改進,并優化全國跨區跨省調配電力,電力互補互濟的能力,卻是可以獲得的。
而這個,也是電力相關部門持續在做的事。
我們能做什么
為解決夏季用電高峰,電力相關部門每年都在針對性解決問題。
那么,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又能做什么呢?可以做的有很多,但這里咱們只說最有效,也最可行的一種方式。
根據公安部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億輛,其中汽車3.3億輛,新能源汽車1821萬輛。
對于一個擁有純電動車的家庭來說,家里最大的耗電大戶并非來自電視、冰箱等傳統電器,而是純電動車。
而純電動車選擇何時充電,這是車主能規劃,能選擇的。于是,這就有了很好的“可執行性”。
通常情況下,電網在上午和夜間的負荷比較低,而在中午和傍晚負荷較高。
如果大量純電動車的車主選擇在中午或者傍晚充電,那么顯然,這是一種加劇夏季用電緊張的行為。
反之,如果大家盡量選擇在上午或者夜間充電,則是一種有利于降低夏季用電緊張的有利行為。
另外,夜間充電,電費通常也要便宜一些。所以,每當夏季用電高峰來臨時,若大量的新能源車車主,大都選擇在夜里或者早晨充電,則是一種雙贏的行為。
作者:寒木釣萌 科普作家、科技部“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獲得者
審核:徐飛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副研究員
出品:科普中國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