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 燕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審核:趙海燕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失眠,這個常見的睡眠障礙,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長期影響。如果您長期受失眠困擾,建議尋求專業(yè)幫助。專業(yè)醫(yī)生可以根據(jù)您的具體情況,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科學助眠。
一、如若失眠,應及時就醫(yī)
失眠是臨床常見問題,失眠可表現(xiàn)為在合適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環(huán)境下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整夜覺醒次數(shù)超過2次、比平時早醒、晨起后對睡眠時間和/或睡眠質量感到不滿意,同時伴有日間疲勞、情緒低落或易激惹、軀體不適和認知障礙等情況,是一種主觀體驗。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從病程上來看,失眠不僅具有持久性存在的特點,還具有一定波動性和可能自然緩解的特點。對于失眠是由患者本身患有的某些軀體疾病引起者,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常因夜間頻繁起夜排尿而導致失眠,又或是因為夜間皮膚瘙癢而難以入睡的患者,需要就醫(yī)治療相關疾病才能改善失眠。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卒中、哮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軀體疾病,也常同時患焦慮癥、抑郁癥等常見的精神障礙,此時的失眠可能是某種軀體疾病或某種精神障礙的一個臨床癥狀,也可能是一個獨立的疾病。當患者就醫(yī)時,接診醫(yī)生不僅要分析患者基礎疾病的情況,還要分析失眠是否與患者所面臨的急性應激事件,或使用了導致失眠的藥物/物質,或患者平時睡眠習慣很差,或存在睡眠環(huán)境的改變等情況有關。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按照病程來看,失眠<3個月為短期失眠,而失眠≥3個月則為慢性失眠(長期失眠)。長期失眠會嚴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和記憶力,也會增加出現(xiàn)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因此,建議出現(xiàn)失眠后及時就醫(yī),尤其要防止短期失眠慢性化。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無藥亦可治失眠
失眠不一定需要服藥,還有很多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和中醫(yī)治療。
1.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主要包括睡眠衛(wèi)生教育和針對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
(1)睡眠衛(wèi)生教育:①睡前4~6小時避免喝咖啡、濃茶或吸煙;②睡前勿飲酒;③每天規(guī)律進行體育鍛煉,睡前3~4小時避免劇烈運動;④睡前勿暴飲暴食;⑤睡前1小時避免做易使人興奮的事情;⑥保持臥室環(huán)境安靜、舒適,光線和溫度適宜;⑦保證固定的睡眠時間。患者應在建立良好睡眠衛(wèi)生習慣的基礎上開展其他治療。對于存在藥物禁忌或用藥風險較高的特殊人群,非藥物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4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CBT-I:其是非藥物治療失眠的“金標準”和相關指南推薦的一線干預措施,也是迄今有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支持的最具代表性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常用療法如下。
A.睡眠限制療法:通過縮短臥床清醒時間來增加入睡驅動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具體內容:①減少臥床清醒時間以使臥床時間和實際睡眠時間相符,在睡眠效率維持85%以上至少1周的情況下,可增加15~20分鐘的臥床時間;②當睡眠效率低于80%時減少15~20 分鐘的臥床時間;③當睡眠效率在80%~85%時保持臥床時間不變;④可有不超過30分鐘的規(guī)律午睡,避免日間小睡,保持規(guī)律的起床時間。
圖5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B.刺激控制療法:①有睡意時再上床;②臥床20分鐘未入睡,應起床離開臥室,有睡意時再返回臥室睡覺;③禁止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進食、看手機或電視、閱讀、聽收音機和思考復雜的問題等;④保持規(guī)律的起床時間。此療法可重新建立起床與睡眠之間的良性條件反射,建議作為入睡困難和睡眠維持困難時的“標準”非藥物療法。
C.放松療法:適用于自覺“不能放松”和伴有多種軀體不適的失眠患者,主要有3種形式,包括減少骨骼肌和軀體緊張的漸進性肌肉放松/軀體掃描訓練法,誘導與睡眠發(fā)生時相似的以更慢、更深腹部呼吸模式為主的腹式呼吸訓練,以及通過自我想象或回憶處于舒適的環(huán)境或狀態(tài)來調整身心松弛的想象放松訓練。放松療法旨在減少失眠者自主覺醒、肌肉緊張和干擾睡眠的想法,從而改善失眠。
圖6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經(jīng)顱微電流刺激、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靜電治療、腦電生物反饋、音樂療法、光照療法、芳香療法和運動療法等。
3.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治療失眠的非藥物療法有針灸、推拿、艾灸、火罐、穴位貼敷、電針、耳針、穴位注射和穴位埋針等。通過以上非藥物治療方法,失眠者也許不需要服藥就能改善病情,值得嘗試。
圖7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來源: 中華醫(y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