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青年思想的日益開放,世界各地的梅毒及相關性病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梅毒,是一種出現于生殖系統的疾病,會導致患者肌膚潰爛,并且會在小便時導致一定的疼痛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資料,每年全球有超過900萬人感染梅毒,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2020年,我國梅毒患者超過46萬人次。
雖然梅毒男女皆有可能感染,但一般以男性患者較為多見,若孕婦經孕期感染,則可造成新生兒先天梅毒。盡管早期梅毒常可被根治,但晚期梅毒卻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應加大對梅毒的防控力度,增強全民意識,防范梅毒的進一步傳播。那么,您對梅毒有多少了解呢?如果懷疑得了梅毒,要做哪些檢查呢?下面就請您跟隨我的腳步,共同探究梅毒的奧秘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
**1、**什么是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
梅毒(Syphilis),又叫楊梅瘡、花柳病,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傳播途徑如下:
(1)自身免疫力低下:多是由于與梅毒患者分泌物或者是被感染的器具接觸,比如:接觸或使用了帶有梅毒患者分泌物的毛巾、擦腳布、洗腳盆、衣物、被褥,甚至是患者使用過的馬桶圈等。
(2)創傷性感染:梅毒病菌可以通過皮膚或黏膜上細小的裂口進入身體,在經過幾天的潛伏期后,患者體內的致病細菌增殖到一定數量后就會逐漸開始出現癥狀。因此,必須小心處理傷口。
(3)胎盤傳播:梅毒是一種可以經胎盤傳染的疾病,一般是在一期或二期患者血液中有更多的螺旋體。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導致流產或死胎,而感染一年后通過胎盤傳染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小。病期在4年以上雖然不具有傳染性,但仍可以傳播給胎兒,而且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感染率也會逐漸降低。
(4)產道傳播:新生兒在出生時,由于頭部、肩膀受傷或者是與母體的生殖器官有過接觸,可能會被母體陰部的螺旋體傳染,導致新生兒患上后天性梅毒。
圖片來源于網絡
2、不同階段****梅毒有哪些臨床表現?
按傳播途徑可將梅毒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梅毒以發病2年為界限,可分為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早期隱性)和晚期梅毒(三期、晚期隱性),發病后病情持續時間較長,早期可侵襲外陰、肌膚,后期可侵襲全身多個器官,臨床表現多樣。不同時期病毒的臨床表現如下:
(1)一期:在唇、舌頭、生殖器、乳房、四肢等部位出現硬下疳,呈暗紅色丘疹,后發生潰爛,通常不紅、不腫、不痛,3-4周就會自行消退。
(2)二期:在感染9-12周后開始發病,呈系統性、廣泛性,無顯著癢感。最典型的表現為手掌、腳心皮膚脫皮及皮疹。如果外陰和肛門部位長了濕疹性的丘疹或者是扁平濕疣,還會有“鼠咬狀”脫發的情況發生。
(3)三期:感染后1-2年之內發展到后期,表現為結節性梅毒疹,多見于頭面部和四肢,還可伴有骨梅毒和其他臟器梅毒,甚至出現精神錯亂。
(4)隱性: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多是在體檢時偶然出現。早期隱性梅毒仍然具有很高的感染性,可以將梅毒傳染給健康伴侶或者是通過母嬰傳播給胎兒。若長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有很大的概率會發展成為三期梅毒。
圖片來源于網絡
**3、**梅毒具有“潛伏期”,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盡早檢查!
(1)全身無力:當出現該癥狀時,大多數人都會考慮到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壓力,或者是沒有好好休息,但是全身無力也有可能是梅毒導致的。同時還會伴有發熱、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其他不適表現,對人體的傷害不容忽視。若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也會引起心臟問題、神經系統等一系列的并發癥。一旦有了無原因的全身無力表現,建議盡快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2)皮膚疹:如果身上有皮膚疹現象,說明可能患有梅毒。這種疹子一般是紅色或者粉色的,通常沒有瘙癢感,可能出現在手掌和腳掌等部位,表現為中央稍高、邊界清楚的環狀或圓形斑點。
(3)硬下疳:作為梅毒的一種主要癥狀,主要是早期梅毒所致。主要癥狀為無痛性潰瘍,一般伴有顯著的紅斑或丘疹,然后發展為硬化。當疾病進展時,會出現潰爛,同時伴有體液滲出,滲出物中的梅毒螺旋體病毒含量較高,有著高度的傳染性。一期梅毒癥狀是在外陰部位產生不疼不癢的潰爛,也就是硬下疳;二期梅毒患者會有系統性紅疹、淋巴結腫脹,俗稱梅毒疹;三期梅毒可引起嚴重的皮膚、臟器損傷,嚴重時可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4)淋巴結腫大:如果體內有一期梅毒或二期梅毒,極有可能會引起淋巴結腫大。當出現硬下疳時,周圍的淋巴結也會腫脹,這是由于在感染后4-6個周之內,梅毒螺旋體通過淋巴管蔓延到全身淋巴結和皮膚,從而引起淋巴結腫大。該癥狀可能在數個月后自然消失,但是也可能持續較久的時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
**4、**梅毒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1)體格檢查:主要是通過對生殖器、皮膚和口腔等部位的全面了解,明確有沒有可能出現梅毒的癥狀,比如硬下疳、淋巴結腫大等其他癥狀。
(2)病理學檢查:采用暗視野顯微鏡對病變組織滲出物、淋巴結抽提液或組織碾磨物作病理切片進行觀察,以確定有無梅毒,是診斷梅毒的主要手段之一。
(3)血清學試驗:分為特異性試驗和非特異性試驗兩種。特異性試驗通過特定的試驗來診斷是否有梅毒,比如做梅毒螺旋體抗體測試等。非特異性試驗用于診斷疾病的活動性及感染性,常用的有血清反應素環狀卡片試驗等。
(4)腦脊液檢查:晚期梅毒患者若有神經性表現,則應做腦脊液檢查檢測來確診是否為神經梅毒。腦脊液檢查能發現患者的腦脊液中存在的梅毒螺旋體抗體及細胞計數等情況,對臨床上確診神經梅毒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影像學檢查:CT、MRI、彩超、X線攝片等影像學檢查是診斷骨關節梅毒、心血管梅毒及神經梅毒的主要手段,有助于醫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小結:**梅毒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經過全面、科學的治療能夠阻止疾病發展,促進疾病康復。因此,若懷疑得了梅毒,請您不必過度擔憂,建議盡早進行相關的醫學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重新擁抱健康生活!
來源: 盧愛國-連州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