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是自元代至今,北京城市東西建筑的對稱軸。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北京中軸線仍然是一道迷人的風景。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北京中軸線,看看它背后的秘密。
何謂北京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來,北京城東西對稱布局建筑物的對稱軸,以紫禁城為中心,向北延伸到鐘鼓樓,向南延伸到永定門,全長7.8公里,覆蓋北京老城約65%的面積,這條城市軸線上既有恢宏的皇家建筑,也有古樸的民居四合院和重要的近現代建筑,中軸線周圍的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等皆保留基本完好。
北京中軸線南起外城永定門,經內城正陽門、 中華門、 天安門、 端門、 午門、 太和門,穿過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宮、 坤寧宮、 神武門,越過萬歲山萬景亭,壽皇殿、鼓樓,直抵鐘樓的中心點。
如今,西安、洛陽、南京等處的都城中軸線已經大體消失了。只有北京的中軸線,目前保存得最為完整。
北京中軸線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主線。如果你愿意沿著中軸線的街頭走一走(wo~wo~),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你會發現,這里還是文藝一條龍之旅。
圖源:京報網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北京將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根據本版城市總體規劃,保護傳統中軸線是北京加強老城整體保護的重中之重;同時,北京市提出要完善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強化其作為首都未來發展脊梁的作用。
與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的國家行政、軍事管理等綜合功能有所不同,北京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在首都的發展中以文化功能為主,是體現大國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區。
中軸線既是歷史軸線,也是發展軸線,是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魅力所在、資源所在、優勢所在。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
中軸線是北京的靈魂。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顧問、文物古建專家王世仁
**2018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已確定天安門等14處遺產點。**目前已經確定的14處遺產點既有在中軸線上的,也有在中軸線兩側的,分別為永定門、先農壇、天壇、正陽門及箭樓、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廣場、天安門、社稷壇、太廟、故宮、景山、萬寧橋、鼓樓及鐘樓。
來源: 綜合繪聊、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