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南美洲的水豚,被社交媒體捧紅。圖片來源:pixabay
卡皮巴拉,人間交際花?
近日有人看到一個**《卡皮巴拉 人間交際花》**視頻,一只水豚被人反復擺弄、做出各種造型來,他詢問小編:水豚作為一種“異寵”,是怎么進入中國的?在中國養水豚合法嗎?適合飼養一只當寵物嗎?
水豚(拉丁學名: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是世界上最大的嚙齒動物,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草原和濕地,尤其是在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阿根廷等國家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水豚體重可達70多公斤,肩高能達到60厘米,是半水生動物,擅長游泳和潛水。它們具有社交性,通常以家族為單位生活,群體規模從幾只到幾十只不等。水豚主要以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水果為食,具有溫和的性格和獨特的生態習性。
上圖:野外的水豚特寫照片。攝影:Jean-Christophe Vie。圖片來源:IUCN紅色名錄
水豚的棲息地的分布范圍,在南美洲。**在中國出現的水豚,基本上都是作為異寵、或者動物園養殖引入的。**圖片來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水豚的生活習性決定了它們需要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水域。它們喜歡成群結隊地生活,群體內部有復雜的社交結構,通常由一只雄性領頭,其余成員包括雌性和幼崽。水豚喜歡在水中度過大量時間,不僅可以在水中覓食,還能通過泡水來調節體溫和躲避捕食者。
從人類活動造成的棲息地破壞(例如森林砍伐)、到被獵殺、食用、或用于傳統藥物,野生的水豚種群正日益面臨滅絕的威脅。雖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它們的受保護現狀列為“無危”,有研究顯示,由于過度捕獵、森林砍伐和城市發展,它們在南美洲的大量種群已經顯著減少。
在南美洲野外,水豚是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它們經常是美洲豹、美洲獅以及水中的凱門鱷的獵物。水豚幼崽面臨的威脅更大——它們是蟒蛇、小型貓科動物和食肉鳥猛禽最喜愛的獵物。
【水豚在中國作為“異寵”的熱潮】
近年來,水豚在中國成為了一種**“新晉網紅”**寵物,被打造了出來。這顆造星,被賦予了“情緒穩定”和呆萌可愛的形象,吸引了大量粉絲,尤其正中“躺平一代”的下懷,成為當代青年一代對于生存、社交壓力的一種發泄。
“卡皮巴拉”是水豚在葡萄牙語中的稱呼,為“capivara”。由于水豚原產于南美洲,葡萄牙語是該地區主要的歐洲語言之一,因此“capivara”一詞也被廣泛傳播。后來,這個詞被引入了其他語言,包括中文,演變為“卡皮巴拉”。
最初,跟小紅書的“種草”有關,逐漸造出了一顆“異寵明星”。有人為它寫曲子,有人在游戲中不斷將這種生物推波助瀾。2021年,一首名為《卡皮巴拉》的巴西歌曲在抖音等社交平臺上爆火,歌曲中反復出現的“卡皮巴拉”歌詞讓許多人第一次認識了這個詞,并將其與水豚聯系起來。這首歌的流行也促使更多人開始關注和了解水豚,并將“卡皮巴拉”作為水豚的另一種稱呼。“卡皮巴拉”的音節簡單,容易記憶和傳播,這使得它成為了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水豚時常用的稱呼。
界面新聞在2023年就發現了這一現象,刊了一篇文章**《變身精神偶像,“卡皮巴拉”開始吸引年輕人付費》**,描述了這種“異寵”在國內的受追捧現象。
在造星運動下,許多網友形容水豚為“佛系”動物,其“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與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契合,因而自愿加入“豚門”,成為水豚的粉絲。這種描述無疑在鼓吹飼養水豚作為異寵,強調其可愛和包容性。
關于水豚的一些報道。圖片來源:網絡
在社交媒體上,關于水豚的視頻和照片廣泛傳播。水豚被描述為“情緒穩定”的寵物,認為它們對所有的小動物都非常包容,不論是地上跑的、天上飛的還是水里游的,水豚都能和它們友好相處。據說,最吸引人的是水豚那種**“死就死了,不死就活著”的佛系態度**,這種隨遇而安的性格被許多年輕人認為非常契合現代生活的壓力和焦慮。
水豚變成“網紅”,疑似跟一些動物園和異寵商家有關。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盡管水豚在網上的形象十分“討喜”,但若要作為寵物飼養,存在很多實際問題。這種把它們作為“寵物”養的趨勢,不光面臨法律問題的挑戰,還包括水豚的飼養條件和需求的挑戰——并非普通家庭能夠輕松滿足的。
上圖:水豚既是社交性很強的動物,也是喜歡打斗的動物。這通常發生在雄性水豚之間,為爭奪配偶或領地而戰。在打斗中,水豚會用它們的強壯的門牙和鋒利的爪子攻擊對方。2018年,日本茨城縣日立市的常陸宮MINE動物園內,一只卡皮巴拉(水豚)“丸尾”因與哥哥“糯米”爭斗中身負重傷而離世。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法律與倫理問題】
從法律法規來說,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飼養水豚的法律規定各異。在美國,水豚的飼養合法性因州而異。例如,美國加州和佐治亞州是禁止飼養水豚作為寵物的,而在德克薩斯州、賓夕法尼亞州和紐約州則不違法。然而,即使所在州允許飼養水豚,一些城市也可能禁止,例如紐約市的五個行政區都禁止了把飼養水豚作為寵物。飼養水豚通常需要辦理特定的許可證或健康證明,以確保動物的健康和安全。在中國,對于異寵飼養的法律法規也逐步完善。根據我國《刑法》和《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禁止非法引進、釋放外來物種。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也首次將“異寵”寫入文件,要求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加強“異寵”交易與放生的規范管理。不過水豚這類異寵太新了,相關的執法工作可能還沒能夠跟上。二是倫理考量。飼養水豚需要大量的資源和環境來滿足它們的需求。作為大型嚙齒動物,水豚需要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水域,這對普通家庭來說可能難以實現。水豚的社交性極強,通常需要成對飼養,以防止孤獨和壓力。如果不能提供適當的飼養環境,水豚的健康和福祉將受到嚴重影響。此外,高昂的飼養成本和復雜的健康管理也讓許多人無法承擔。飼養水豚不僅需要購買高質量的草料和蔬菜,還需要定期的獸醫檢查和護理。水豚的體型龐大,需要大量的運動和活動空間,而我們一般普通的家庭,通常是無法提供這些條件的。三是要考慮到異寵貿易可能驅動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一般來說,許多現有的異寵交易已經表明,這種“造出來的市場需求”,不僅會增加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風險,還會破壞它們在野外的種群。由于水豚等受歡迎的異寵需求旺盛,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會通過非法捕捉和販賣這些動物獲取高額利潤,這種行為直接威脅到水豚的自然棲息地和種群數量。同時,這類非法活動可能會破壞生態平衡,導致野外種群數量下降。【生物安全風險】
雖然有關攻擊事件的報道不多,但是水豚有強大的門齒和有力的下頜,如果受到挑釁或威脅,它們是有可能造成傷害的。從寄生蟲和人獸共染病病原體的角度來說,野生動物身上可能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體,水豚也不例外。未經檢疫和控制的水豚可能成為疾病傳播的媒介,對人類和其他動物構成健康威脅。例如,水豚可能攜帶萊姆病(Lyme disease)的病原體,這種病可以通過蜱蟲傳播給人類和其他動物。而且有證據表明,水豚可能攜帶像鉤端螺旋體病這樣的疾病,這些疾病可以通過與它們體液的接觸傳染給人類和其他動物。第二,生態安全風險問題不容忽視。由于高昂的飼養成本,一些主人可能會選擇棄養水豚。如果這些被棄養的水豚被放生到野外,它們可能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導致生態失衡。例如,水豚的食性可能影響本地植物群落,進而影響整個生態鏈。水豚的大量繁殖和活動可能破壞本地植被,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環境。【建議】
首先,完善法律法規。需要制定和完善針對異寵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在海關和林業部門對這些動物的進口管制方面。應嚴格執行我國《刑法》和《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禁止非法引進、釋放外來物種。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也首次將“異寵”寫入文件,要求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加強“異寵”交易與放生的規范管理。其次,規范寵物棄養。建議我國建立針對這類異寵的許可證的制度,并且完善針對寵物棄養的法律法規,防止因棄養而導致的生態和社會問題。倡導寵物主人負責任、不棄養,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對于那些無法繼續飼養水豚的主人,要建立一定的機制,來妥善安頓、以防止它們被隨意放生或遺棄。所以說,雖然如今水豚在網絡上因其可愛的形象受到追捧,被包裝成了網紅寵物,但其實,作為異寵飼養并不適宜。水豚需要廣闊的活動空間和專業的飼養環境,而且還不能只養一只;吃得賊多,耗費頗大,一般我們普通家庭顯然難以提供其所需的資源和條件。所以,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并防止對生態系統的潛在威脅并且減少對于公共健康的風險,我們應當理性看待水豚作為寵物的可行性,確保野生動物和生態系統的健康、安全。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一只“卡皮巴拉”,不妨,考慮云養。
(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參考。歡迎留言、點評、批評、討論。)THE END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文 | 沈一杭
編輯 | Samantha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略
來源: 海洋與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