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
有很多自然常識是我們從小深信不疑的,比如說向日葵的花盤會隨著太陽轉動。但是,最近有網友拍了自己院子里的一片向日葵,它們都是背對太陽的。是這些向日葵生了病,還是向日葵向太陽轉動本身就是編造出來的故事呢?
首先,向日葵真的會轉頭。向日葵的花蕾沒有開放之前,確實會隨著太陽轉動。從太陽升起,隨著太陽從東到西,一直轉動,直到面朝西方。在太陽落山之后,向日葵的花蕾又會慢慢地轉回來。大概到晚上兩三點鐘,完成轉動,在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又面朝東方。
不過已經開花的向日葵的花盤是不會轉動的。1597年,有一個叫做約翰·杰拉德的英國人盯著向日葵的花田看了好幾天。結果發現,其實開花的向日葵的花盤其實是不會轉動的。但大家都有向日葵隨著太陽來轉動的印象,為什么會有這種錯覺呢?因為絕大多數向日葵開花以后,都朝著東方,日出的方向。每天一日出,大家都看見這個向日葵的花盤齊刷刷的沖著東方,就誤以為向日葵是朝著這個太陽的方向來轉動它的花盤。
那么,向日葵的花蕾為什么會轉頭呢?這與光照有著直接關系。
植物體內有一種叫生長素的物質,它們的數量指揮著植物細胞的生長和分裂。而光照恰恰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它們會跟光線玩捉迷藏。于是,莖稈受光照一側的生長素濃度低,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高。這樣一來,背光一側的細胞生長會更快一些,而受光一側的比較慢。向日葵的嫩芽就彎向了。至于夜晚的時候,轉回來,是由于重力影響生長素的分布。在向日葵花盤打開后,莖生長減緩,基本固定了,但是仍有很小范圍的擺動。
實際上,很久之前,科學家就開始研究植物的向光性了。早在1881年,達爾文父子就做過一個實驗,證明在單側光的照射下,虉草的幼芽會向著光源的方向彎曲。1928年,荷蘭植物學家溫特(Frits Warmolt Went)把一盆燕麥苗關在小黑屋里,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在一側用特殊的光照射它們,結果這些燕麥苗向著光彎曲了。這種向光性彎曲生長,幾乎是肉眼可見的,足見光線對植物的影響之大。
要注意的是,生長素只是光照誘導植物運動的途徑之一。光照還可以影響細胞內水分多少(膨壓),促使花瓣和葉片運動呢。如果我們觀察一下蒲公英的花朵,就會發現,白天怒放的蒲公英花朵在太陽落山后都不見了蹤影,這就是因為細胞失去光的刺激后,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引發水分流動,從而造成兩側細胞壓力的變化,最終使得花序閉合起來。第二天太陽升起時,在光的刺激下,細胞膜的通透性再次發生變化,蒲公英的花序就再次打開了。
熱影響向日葵轉動的觀點則認為,光對向日葵沒有影響,特別是冷光對于向日葵的轉動沒有影響,而熱卻會影響向日葵的轉動。熱量會影響花盤的纖維收縮,促使花盤轉動。據說,一旦在向日葵旁邊放置火盆,向日葵的花盤就會朝著火盆。但是未見到實驗數據。
不過,有些花朵確實會感受到溫度變化,并且會根據氣溫的高低來決定開花時間,比如郁金香和番紅花。這種“行為”產生的原因是,溫度變化會使花瓣背腹生長速度發生變化。一般來說,處于夜晚低溫環境時,花瓣外側細胞的生長速度比較快,促使花朵處于閉合狀態。當白天溫度升高的時候,花瓣內側的生長加快,促使花瓣向外打開。
對植物來說,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游戲,因為在合適的溫度下開放花朵,更有利于將花粉傳播出去,同時接受花粉。溫度不合適的時候,關閉花朵,可以有效地保護花粉和胚珠。看似簡單的運動,其實關系到植物的終身大事。
現在,真相大白了,總結來說,向日葵在綻放之前,確實會轉頭。但是在開花之后,向日葵的腦袋就不會轉了,并且多數向日葵都是面朝東方的。
本文為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史軍
審核:王康 北京植物園科普中心主任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創作培育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