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大家對膚色的關注度就會越來越高,如何在紫外線超強的夏天依舊保持白皙的膚色是很多朋友關心的話題。

畢竟皮膚暴露在外,“曬出一件短袖”難免影響美觀。皮膚科醫生深刻理解這種追求美白的愿望。美白不僅是為了追求肌膚的亮麗,更是為了維護皮膚的健康與活力。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如何美白。

美白,美的是什么?

拿“美白”二字進行拆解,大概能夠明白其中的奧義——“美”在這里指的是皮膚的健康和外觀,而“白”則是指膚色的明亮度和均勻度。而皮膚美白,本質其實是膚色。

這里面有 2 個知識點。

1. 每個人都有相對固定的膚色,這和遺傳有關,更和種族有關。像我們中國人,主要就是黃種人,膚色介于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具體到個體,有的膚色要白一些,有的要深一些,但客觀上的差別不會特別大。

2. 除了遺傳和種族決定的膚色外,還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膚色。這種影響是不固定的、可變的,比如說長期日曬、長期吸煙。

所以,更進一步說,美白,美的是那些可以改變的膚色,而不是讓我們黃種人變成白種人,后面這種要求就有些過了,也不太現實(除非化妝)。那怎么美白呢?肯定是通過各種方法讓皮膚變得更加白皙和光滑。但這里有一些誤區,大家可能誤以為美白就得做醫美,要用什么高端的治療,又或者是有錢人才考慮的事。其實不然,這里有個很有效且便宜的辦法——防曬。

夏季美白,一定要防曬

防曬不僅是夏季美白的第一步,也是春季、秋季和冬季美白的第一步。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大多數人皮膚變黑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曬后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引起的,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曬黑”。這里要透露一下,日曬后其實有雙重的“黑化”效果。一個是日曬后會讓更多黑色素重新分布,黑色素的作用是抵御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們對健康是好的,可以減少我們曬傷的風險;另一個是紫外線可以促進皮膚表層的黑色素細胞增加產能,生產更多的黑色素出來,因此日曬后的幾天,皮膚還會進一步變黑。


稍微細心的人,都能發現,稍微曬幾天后,胳膊上就有黑白分明的界限,或者穿了兩天涼鞋后,腳背也能看到黑白相間的陰影。這就是曬黑的具象化。

防曬訣竅——ABC 法則

那么,要做好防曬,有什么好辦法嗎?太簡單了,那就是 ABC 法則。稍微介紹一下:A 是避免日曬(avoid)的首字母簡寫,意思是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日曬,什么曬背養生的玄乎說法完全不要去做,老老實實避開陽光就好了;B 是物理遮擋(block)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戶外活動的時候,想盡辦法做好物理防曬,比如穿長袖長褲、穿防曬服、戴帽子口罩,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操作就好;C 是涂抹防曬霜(cream)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物理遮擋不到位的部位,要涂抹上防曬霜,常見的部位就是臉和胳膊,但也別遺漏特殊部位,比如耳朵、后脖子、手背等。做好防曬,美白的工作也完成了一大部分,其實,膚色只要均勻一些,很多人就達到目的了。不過,聊到這里,可能部分人的期望還不僅限于防曬,還想白上加白。

要想美白效果好,還可以做醫美

雖說美白可以是免費的,但要想更白,那可能要花點票子,比如做醫美。醫美項目紛繁復雜,哪些項目是不踩坑的呢?這里重點提 2 個——強脈沖光和化學剝脫。其中,強脈沖光就是俗稱的光子嫩膚,化學剝脫就是俗稱的刷酸。強脈沖光之所以可以美白,是因為可以選擇針對色素的濾波片,通過設備發出對應波長的強脈沖光,可以很有針對性地作用在異常增多的色素上。具體來說,強脈沖光可以起到去斑、亮膚、淡化膚色的作用,一般連續規范地做個三四次后就能看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至于化學剝脫,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酸,常見的是水楊酸和果酸,果酸又包括甘醇酸檸檬酸、苦杏仁酸等等。正確刷酸后,可以加速表皮的新陳代謝,促進黑色素淡化,因此有提亮膚色、改善色沉和淡斑的多重作用。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咨詢專業人士,以便進行規范合理的治療。如果預算有限,不愿意花幾千大洋來做醫美,那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功效型護膚品,也有美白希望

相信很多人對美白類的護膚品也不陌生。畢竟,此前有數據顯示,2021 年的美白市場規模相比 2015 年增長超過 42%。另外,京谷農業智庫預測,2026 年我國的美白市場規模將達到 6740 億元之多,簡直是天文數字。這些功效型的美白產品種類很多,單看產品類型就有精華、水乳、面霜、面膜甚至護理套裝。但類型是其次的,我們更強調成分要選擇靠譜的。比較經典的外用美白成分有維生素 C 及其衍生物、煙酰胺、果酸、熊果苷等,美白產品的實際成分要比這多得多,就不一一贅述了。

簡單梳理幾種美白成分

維生素C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黑色素合成并提升膠原蛋白含量,但需注意其容易氧化且保存要求較高。

煙酰胺:即維生素B3,能夠抑制黑色素轉移到角質細胞,且有改善皮膚油脂分泌、縮小毛孔和刺激膠原蛋白增加的多重功效。

果酸:可以加速角質細胞脫落,促進黑色素的淡化,進而改善膚色;還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讓皮膚更有光澤。

熊果苷:是一種酪氨酸酶抑制劑,能夠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斷多巴及多巴醌的合成,從而遏制黑素合成。

另外,要強調的是,在使用美白產品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 外用產品的效果總體不是特別好,并且有個體差異,使用前要調整好預期;

· 使用產品前,最好是先弄清楚自己的皮膚問題,比如是普通曬黑、曬斑、黃褐斑還是別的什么問題,不同情況的應對辦法其實會有差異,如果拿不準,則要找醫生評估;

· 每一款產品都可能有副作用,使用的時候要關注產品說明以及實際使用感受,萬一出現副作用,要及時停用并線上或線下就醫;

· 產品要選擇靠譜的品牌,最好是知名廠商生產的;

· 要堅持使用才好判斷療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行的;

· 美白產品不要求多,不要混合使用,因為不同品牌和系列的美白產品成分各有不同,混合使用可能會導致效果不好或損傷皮膚。

這些方法,不美白!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1口服維生素 C 不能美白

雖然維 C 對皮膚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外用維 C 用得很普遍,也有效,但口服維 C 并不能直接讓皮膚變白。不管是直接口服維 C 片、泡騰片,還是大量吃蔬菜水果補充維 C,都沒法起到美白的作用。另外,過量攝入維 C 還可能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2口服谷胱甘肽不能美白

谷胱甘肽是另一款比較受關注的美白成分,很多功效型護膚品里面有添加。理論上來說,它可以通過抑制黑素生成來達到美白效果,但是,口服谷胱甘肽的美白效果,并不確切。之所以這樣說,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醫學大數據支持——2022 年的一篇醫學綜述提到,口服谷胱甘肽用于美白的臨床實驗證據比較少,并且缺乏足夠的后期隨訪數據。

3其他不能美白的方法

市面上還有許多所謂的“快速美白”產品或方法,如使用漂白劑、磨砂膏、口服保健品,網上一搜一大把,這些往往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帶來副作用,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傊募酒つw美白是一個系統工程,最基礎的就是防曬,其次可以考慮選擇合適的護膚品甚至做醫美治療。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皮膚狀況、個體偏好以及預算等維度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并且最好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要相信一點,美白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正確的護理道路,更像是皮膚的一場修行。

參考文獻

[1] Sun tann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n_tanning

[2] Sun protection ABC principles. https://www.uvabsorbers.com/info/sun-protection-abc-principles-59225506.html

[3] 2023國人面部美白消費趨勢白皮書. https://www.sohu.com/a/693942454_121101099

[4] Kamakshi R. Fairness via formulations: a review of cosmetic skin-lightening ingredients. J Cosmet Sci. 2012; 63(1): 43-54.

[5] Zainab N. Abdul- Nabi, Noor K. Mohammed-Jawad. The role of glutathione as a bleaching agent in whitening skin: A review. Iraqi Natl J Med [Internet]. 2022; 4(1): 138-146.

策劃制作

作者丨唐教清 皮膚科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

審核丨馮珺 國藥同煤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符思佳

責編丨符思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