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入伏一碗湯,不勞醫生開藥方”!

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7月15日至24日為頭伏(10天)

7月25日至8月13日為中伏(20天)

8月14日至23日為末伏(10天)。

2015年至今

我國已連續10年

“三伏”都是40天。

伏天中人們容易出汗,入伏湯的滋潤作用可以幫助補充體內的水分,維持水平衡。

1、冬瓜薏米排骨湯:

解暑祛濕的神器,在《本草綱目》里,李時珍夸過它:“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

冬瓜性涼,味甘淡,最能清熱解暑,利尿消腫。

排骨能讓這碗湯更加鮮美可口,同時也讓營養更加均衡。

2、三豆湯:

配方出自宋代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由綠豆、赤小豆和黑豆組成。

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適量。

老人、小孩,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加紅糖代替冰糖。

三豆湯一周可以喝兩次,三伏期間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處暑。

提醒:

糖尿病患者不宜放糖。在飲用三豆飲時,需注意控制每次的飲用量,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導致血糖波動。

初次食用三豆湯后,建議監測血糖變化,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飲用量和頻率。

3、蓮藕排骨湯

食材:

排骨、蓮藕、姜蔥、料酒、鹽

功效:健脾養胃、清熱解毒、補氣血。

4、山藥排骨湯

食材:

排骨、山藥、玉米、胡蘿卜、蔥姜、料酒、鹽

功效:補腎養血、益氣生津、利尿消腫。

入伏湯還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力和免疫力。

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癥者,排骨不宜太肥膩。

溫馨提醒:

煮好的湯太燙了,千萬不要急著喝,放至溫度合適后再飲用,特別是夏天出了一身汗,喝碗溫溫的湯,暑意會一掃而光。

來源: 胡醫生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