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如果長期不加以控制,可導致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目前,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約為27.5%。高血壓的有效防控不僅是個體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遏制心腦血管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超重和肥胖等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預對高血壓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一、病因
高血壓的成因復雜多樣,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生活習慣等。其中,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高鹽飲食、缺乏運動、過度飲酒和吸煙等都是罹患高血壓的重要誘因。此外,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焦慮情緒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
二、高血壓的癥狀與診斷
成年人正常血壓為收縮壓≥90 mmHg 且<140 mmHg,舒張壓≥60 mmHg 且<90 mmHg。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于夏季。運動、緊張等也會使血壓暫時升高。脈壓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正常為 30~40 mmHg。收縮壓達到 120~139 mmHg 或舒張壓達到80~89 mmHg 時,稱血壓正常高值,應當向醫生咨詢。高血壓患者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這使得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的病情。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悸等不適癥狀。因此,定期體檢是發現高血壓的重要途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血壓值和臨床癥狀來判斷是否患有高血壓,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三、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
預防和控制高血壓需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以下是幾點建議:
1.健康飲食:做到食物多樣,合理搭配,保持低鹽、低脂、高纖維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減少油膩和辛辣食物的攝入。飲水應足量,少量多次。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成年人每天喝水應在1500~1700毫升。推薦喝白開水,不要選擇含糖飲料。
2.適量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增強心肺功能。若存在血壓水平過高、出現高血壓臨床合并癥等情況,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能力評定后再開展適宜的運動方式。
3.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范圍,避免肥胖。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4.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會導致血壓升高。戒煙和限制酒精攝入有助于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5.定期檢測:成年人應定期檢測血壓,及時發現并控制高血壓。對于已經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更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并遵醫囑進行治療。
高血壓雖然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但只要我們重視它,積極預防和控制,就能將其對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來源: 健康科普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