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濱海新區科協、李銳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與和小山小水科普志愿服務隊舉辦的“濱城科普惠”——探秘垃圾焚燒發電廠共繪生態藍圖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在濱海新區漢沽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展,來自生態城的40余名青少年及家長親身體驗現代環保科技的魅力。
活動現場,學生們一走進漢沽垃圾焚燒發電廠就被眼前的場景驚嘆到了,這座現代化的環保設施仿佛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將廢棄物轉化為清潔能源的魔法在此上演。從垃圾的分類、預處理到焚燒,再到余熱發電的每一個環節,都讓同學們大開眼界。發電廠科技志愿者的生動講解,不僅傳遞了科學知識,更激發了青少年對環保科技的興趣和思考。
“哇,原來垃圾也可以變成電,真是太神奇了!”一位小朋友在參觀后興奮地說。孩子們的純真與好奇,成為了活動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家長們更是感慨萬千:“這樣的實踐活動非常有意義,它不僅增長了孩子的見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小樹立了環保意識,學會了珍惜資源。”青少年們紛紛表示,將把所學知識帶入日常生活,從垃圾分類做起,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家長們也承諾,會持續支持孩子的環保行動,共同營造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區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漢沽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一次綠色理念的播種。希望通過活動引領青少年在生態文明實踐中成長,將綠色的種子播撒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共同繪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來源: 津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