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豬怎么比我先倒下了?
7月6日14時許,一輛滿載200頭生豬的半掛車停在了G92杭甬高速杭州往寧波方向余姚服務區附近一處應急車道上。
由于天氣炎熱、持續高溫,車上的不少生豬出現了中暑癥狀,好在消防員及時趕到,立刻為生豬澆水降溫,避免了損失。
看來不僅人會中暑,豬竟然也會中暑!自然界還有哪些常見的動物也會中暑呢?一起來盤點看看吧!
豬竟然也會中暑?
二師兄:都擠一起不熱啊
所謂的中暑是日射病和熱射病的統稱,對生豬來說,是一種經過外界光、熱、濕度等多重作用影響的疾病。
那么豬到底為什么會中暑?首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所處環境氣溫過高,濕度過大。
相關專家表明,最適宜豬生長的溫度是15~24℃。夏季如果圈舍養殖密度過高,豬舍內溫度可能會迅速升高,豬體散熱****功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此外,長途運輸過程中通風條件差,飲水不足,豬體機體代謝速度將會加快,代謝物在豬體內大量存積,導致豬中暑的概率大大增加。
**其次,有可能是豬本身的體質不佳。**比如有些豬的先天營養不足,體質比較差,或者是生豬過于肥胖、身上的脂肪比較多,容易出汗,散熱速度慢,都容易導致豬發生中暑情況。
此外老年豬及仔豬心肺功能往往都不十分理想,在夏季高溫條件下可能會出現**應激反應,**這樣也容易引發中暑。
豬中暑是什么樣的?
豬中暑與其他疾病不同,其具有突****發性特點。如果癥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中暑豬可能會在2~3h 內死亡。
在發病初期,病豬主要臨床癥狀為體溫升高、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不振等,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病豬行走困難,食欲下降甚至是廢絕,病豬雖然可以飲水,但飲水后容易出現嘔吐等不良癥狀。發病后期病豬行走能力廢絕,只能在地上趴臥,最終逐漸昏迷,直至死亡。
對于養殖戶來說,如何預防生豬中暑呢?
第一,建設豬舍時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各項基礎設施的配置達到規定要求,然后要降低養殖密度。
第二,為生豬提供充足且干凈的飲水,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生豬新陳代謝。
第三,在夏季盡可能地減少生豬采買頻次,減少生豬長途運輸。
第四,注意飲食控制,夏季喂食時間盡可能的選在溫度相對比較低的清晨或傍晚,選擇容易消化的飼料,同時可以適當飼喂蔬菜、瓜果等清涼敗火的食物,有助于防暑降溫。
**還有哪些動物會中暑?**大師兄:直接從樹上摔下來 動物與人類一樣,中暑可能會危及生命。一般而言,所有歸類為哺乳、爬行和鳥類的動物都會中暑。
今年5月,野生動物學家在野外考察時,就曾親眼目睹了兩只鬃毛吼猴“像蘋果一樣”從15米高的樹上墜落,然后被摔斷了氣。
人們推測,這些猴子很可能是被熱到暈厥后從樹上摔下來而死的,因為吼猴主要依賴植物葉片獲取水分,高溫會導致葉片含水量下降,就加劇了中暑和脫水風險。
還有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犬貓也會中暑。事實上,犬貓只有爪墊和鼻子周圍存在少數汗腺,為了給自己降溫,它們主要通過喘氣來釋放熱量。
雖然這些汗腺也有助于散熱,但作用很小,不像人類般可通過各方向排汗。當犬貓無法通過喘氣來降低體溫時,就有可能中暑。
動物們會努力保護自己!
貓貓狗狗尚且有“鏟屎官”幫助降溫,那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動物們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呢?
河馬、海馬等動物平日泡在水里降低身體的溫度,同時它們的皮膚能分泌一種粉紅色的汗液作為河馬和海馬的天然防曬霜,還能抑制細菌的生長。
大象、水牛、犀牛等大型動物除了去水里泡澡之外,最常用的避暑方法就是洗泥漿浴。千萬不要小看臟兮兮的泥巴,它不僅能有效防曬,由于其所含水分會不斷蒸發,還可以降低身體溫度,同時又能抵御蚊蟲的襲擊。
蝸牛在夏天會蜷縮在殼內進行“夏眠”,大多數蝸牛喜歡呆在陰濕的環境里,當高溫干旱的夏天來臨時,蝸牛的身體表面會分泌一層黏液,以封閉其身上的硬殼,它會把身體蜷縮在殼內進行避暑。
老虎、棕熊夏天喜歡用涼水降溫,比如沖個“涼水澡”、游泳或是待在陰涼處不動。
兔子奔跑時要豎起兩只長耳朵,這是因為兔子的汗腺不發達,只能靠耳朵里豐富的毛細血管把體內產生的大量熱量散發出去。
我們應該怎樣預防中暑? 沙師弟&唐師傅:家常便飯了 正如我們所見,高溫不僅對人類是個挑戰,對我們的動物朋友同樣構成了威脅,它們也會經歷中暑的痛苦。
這提醒我們,在酷熱難耐的日子里,不僅要照顧好身邊的寵物和野生動物,還要關注自身健康,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中暑。
為了在炎炎夏日里保持清涼與安全,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入,定時飲水,即使不渴也要喝水,以防脫水;其次,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進行戶外活動,如果必須外出,記得戴上帽子,涂抹防曬霜,穿著輕薄透氣的衣物;
再者,利用空調或風扇維持室內涼爽,為身體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最后,飲食上可以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減少身體負擔。
通過這些簡單的預防措施,我們不僅能保護自己免受中暑之苦,還能享受一個健康愉快的夏天。
來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