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世界上重要的飲料,飲茶型氟中毒是三大氟中毒的類型之一,引起了很大關注。但是,關于茶樹(Camellia sinensis)吸收、轉運、積累和耐受氟的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的不清晰,限制了從根源上解決粗老茶葉氟超標的問題。探究茶樹吸收、轉運、富集氟和耐受氟的相關機理對于制定可行的管理和控制方案降低粗老茶葉中的氟含量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6月,Beverage Plant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茶樹次生代謝與資源利用研究團隊題為A critical review of fluoride in tea plants (Camellia sinensis): absorption, transportation, tolerance mechanisms, and defluorination measures 的綜述論文。
該文針對當前茶中氟的研究現狀,介紹了茶樹不同組織吸收氟的來源、類型,細胞間和組織間轉運氟的方式,以及影響氟吸收和轉運的因素(圖1);重點闡述了外源其他離子、茶樹自身代謝物、轉運系統和抗氧化系統介導的耐氟作用機理;同時,以高氟對茶樹生長和茶葉品質不利的問題展開,系統介紹了當前茶生產中應用的降氟措施,包括耐氟茶樹品種篩選、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降氟的加工工藝、以及科學的沖泡方式等(圖2)。最后,從茶樹自身轉運系統、豐富次生代謝物、系統降氟措施研究等內容進行展望,以期未來能夠更好的降低粗老茶葉中的氟含量。本綜述將有助于提高自然界-茶樹系統中氟元素的行動軌跡與作用機制的認識,不僅可為從源頭上降低飲茶型氟中毒提供重要的解決靶點和思路,也可為了解木本植物吸收、轉運和積累金屬元素提供一定的信息。
圖1 茶樹吸收氟的方式
圖2 茶葉生產中的降氟措施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助理研究員楊杰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曾蘭亭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究發展計劃(2023B0202120001)等項目的支持。
研究團隊介紹:
Y-Tea Lab是一支年輕充滿活力(Young),致力于探索中國茶奧秘(whY)的研究團隊。主要研究領域是茶樹特色生物學基礎研究與資源可持續高效利用,和開展茶樹特征性次生代謝物生物合成、調控機制和生物學功能的基礎理論研究。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茶樹次生代謝與資源利用研究團隊
來源: 中國茶葉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