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四月
當你在海邊發(fā)現上圖中
又像餃子又像氣球的生物
看上去QQ彈彈的
是不是忍不住想去戳一戳
萬萬使不得!
它是擁有美麗外表
卻被稱為十大劇毒海洋生物之一的
僧帽水母
不能碰!不能摸!
趕緊遠離!
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宋卡總領館官方帳號發(fā)布《駐普吉領辦提醒中國游客警惕有毒水母》文章,稱日前在普吉島海域發(fā)現劇毒僧帽水母,近期泰國南部已有3名成年人被毒水母蟄傷,1名兒童接觸后死亡。
提醒中國游客在普吉島海域或沙灘進行涉水活動時務必多加小心,不要主動觸碰僧帽或其他水母等海洋生物。
僧帽水母僧帽水母是腔腸動物的一種,它屬于水螅蟲綱,呈藍青色,浮囊兩頭尖,底平,形如僧侶的帽子,因而名叫“ 僧帽水母”。因其囊狀部分酷似16世紀的葡萄牙戰(zhàn)艦,又被稱葡萄牙軍艦水母(Portuguese Man-of-War)。
水母是海洋生態(tài)中的重要成員,它們五彩斑斕的外表和神秘的生活方式一直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而在這眾多的水母中,僧帽水母以其特殊的外觀和毒性而備受關注。
僧帽水母為熱帶和亞熱帶大洋性種類,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海和南海。
不同于其他水母的是僧帽水母看似是一個個體,但實際上它是由四個不同的水螅體組成的群落,其中漂浮在海面上的這一部分是一個單獨的水螅體,成為浮囊體,它在海面下的觸須也是一個單獨的水螅體,在浮囊體和觸須之間還有兩個水螅體:生殖體和營養(yǎng)體。
來源:Catriona Munro, et al. / Scientific Reports(2019)
僧帽水母用什么“咬人”?
就是那些成千上萬的觸須
僧帽水母的觸須中密布著微小的刺細胞,這些刺細胞能分泌致命的毒素,單個刺細胞所分泌的毒素微不足道,但當成千上萬個刺細胞所分泌的毒素積累起來時,其毒性之強不亞于眼鏡蛇,僧帽水母的毒素屬于神經毒素的范疇。
**萬一不小心被水母蜇傷,**接觸部位可能會出現:
突發(fā)性疼痛;
幾分鐘后(或數小時后)出現線狀、紅色的蕁麻疹樣皮損;
劇烈燒灼感,或伴有瘙癢或波動感。
就像被鞭子抽打過一樣
來源:人民日報
這種鞭痕會持續(xù)2至3日才消散,毒素則會滲入淋巴結,引發(fā)過敏反應,造成發(fā)熱、呼吸困難、休克等現象,甚至干擾心肺功能 ,嚴重時會致命 。
更可怕的是,僧帽水母的觸須平均長度達10米 ,當游泳者看到僧帽水母時,往往已經失去了最佳的躲避機會。
來源: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
據統計,我國沿海有30多種水母會蜇人的水母刺絲,可分泌類眼鏡蛇毒,對人類危害極大。**需要注意的是:**死后的僧帽水母,仍具有毒性!
特別提醒:
如出現下列癥狀請立即就診!
↓↓↓
? 蟄傷處皮膚紅腫明顯,燒灼樣刺痛,潰爛;
? 全身中毒癥狀,如惡心嘔吐、頭痛頭暈、乏力、關節(jié)痛等;
? 可能致命征象(過敏性休克),蕁麻疹癥狀、喉頭腫脹、呼吸困難、神志改變、休克,甚至心臟驟停。
水母生長的季節(jié)性較強,多在5-8月份開始漂浮在淺海水域。當然,也不必過于恐慌,通常情況下,水母并不會主動發(fā)起攻擊。所以,如果你在海邊游玩時恰巧看到它們,只需馬上遠離,避免與其接觸,一般就不會有問題。
總之在海邊或者沙灘上發(fā)現奇奇怪怪的生物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切記遠離!
參考來源: 人民網科普、廣州日報、深圳特區(qū)報、深圳衛(wèi)健委、科普青島、青島水族館
來源: 人民網科普、廣州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