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來臨,超市里琳瑯滿目的水果越發引人注目。最近,有個朋友發我一張耙耙柑的紙包裝,上面寫著“黃金糖酸比——17.5°”。其實,我們去水果店買橙子,也能看到包裝上有這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字眼,甚至有些品牌的果汁也會打出糖酸比的概念。這個糖酸比到底是個啥?一起來揭秘吧。

圖片2.png

耙耙柑包裝上顯示黃金糖酸比為17.5°(圖片來源:翟國慶供圖,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01 甜和酸味

糖和有機酸是水果的營養物質,也是主要的風味物質。水果吃起來甜不甜,和其中含有糖的種類及其比例有很大關系,酸也一樣。不同類型的酸,亦賦予了水果不同的風味。

有人覺得,買水果應該買含糖量高的,這樣吃起來口感才好,甚至拿著糖度儀去買水果。但糖不是決定水果口感的唯一物質。研究表明,分別由糖和有機酸產生的甜味和酸味,是水果最重要的口味感覺。其中水果的甜度,受水果中所含糖的種類和數量影響。不同種類的糖,吃起來感受到的甜度也不同,這就導致雖然有些水果含糖量高,但反而不如含糖量低的水果感覺甜【3】。

水果中的有機酸可以促進我們的消化腺活動,起到改善食欲的作用。不同的有機酸酸的程度不同,因此有機酸的種類組成和含量直接影響水果的酸味。研究表明,味道好的蟠桃含糖高,含酸低,糖酸比較高,而好吃的草莓也是含糖較高,糖酸比較高。

02 誰跟誰“比”

不同的水果,所含糖和酸的種類不同。像甜櫻桃里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葡萄糖,達41.7%——51.2%決定甜度的卻是果糖;而其中的酸味物質主要是蘋果酸,占比94.2%。但是甜和酸并不是味道的簡單疊加,而是共同綜合作用,因此,就成了一個衡量味道的關鍵因素。

糖酸比,顧名思義,就是糖和酸的比值。糖酸比的糖,指的是水果中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其中的可溶性糖,比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其含量可以通過測定糖的水溶液的折光率來確定;而其中的酸,指的是可以通過化學滴定法進行測量的可滴定酸(一般包括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等),其含量可以通過滴定法確定。

圖片1.png

圖片來源:九一供圖(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隨著人們對水果味道越來越重視,關于糖酸比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人們發現,水果的甜酸風味,主要由糖酸含量及其比例來決定。以下介紹幾種水果和果汁糖酸比及其風味的關系:

?梨

含糖量偏高,含酸量中等或偏低的梨子,味道較好;而含酸量偏高的梨子,不管含糖量高低,味道都不太好。味道較好的雪花梨糖酸比在115左右,而皇冠梨的糖酸比在105左右時,口感細膩甘甜【3】。不過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的梨子,在糖酸比上都存在差異。而由碭山梨制作的梨汁,當其糖酸比在30-40時,最為爽口;糖酸比超過50,則口感下降【5】。

?蘋果

對新鮮的寒富蘋果來說,糖酸比在60-80之間,其味道酸甜適度,風味優良【4】。而由紅富士蘋果制成的果汁,其糖酸比在80左右,口味最好。【1】

?柑橘

周用賓等人的研究則表明,在含糖量足夠的情況下,糖酸比在12以上的柑橘,口感往往偏甜【8】。沃柑的糖酸比在17左右口感甜爽,春見的糖酸比在12左右酸甜適口【2】。根據一篇研究橙汁的文章的說法,制作香橙果汁時,調節糖酸比為21時,制成的橙汁顏色好看,酸甜適口,具有橙子的香氣【9】。

對于多數水果來說,含糖量的變化比較小,但含酸量變化會比較大,因此水果含酸量是決定糖酸比的重要因素。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標準,A類橙汁糖酸比為12.5~20.5【7】,不少商家考慮到橙子中酸味的重要性,選擇酸度在0.68%左右的水果,提出了黃金糖酸比的概念,來表示糖和酸的最佳比例,比如市面上常見的17.5。

但我們不可忽略的是,水果在從樹上摘下來后,還會有后熟過程,部分水果會在這個過程把含有的淀粉轉化成可溶性糖,同時也可能會失去水分,從而改變果實的糖酸比,影響果實風味。

水果的風味是人的嗅覺和味覺受到刺激后產生的整體感覺。除了糖酸比,果實里面的芳香物質也會影響水果的味道,比如椰子和香蕉獨有的味道,也會賦予果實一定的吸引力。而每個人口味不同,喜歡的香味和能接受的糖酸比也不同。

圖片3.png

香蕉(圖片來源:九一供圖,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03 糖酸比適宜的美味水果,卻并非“多多益善”

即使糖酸比合口的水果和果汁,也不是就多多益善。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攝入水果200—350克,需要提醒的是,水果比果汁更健康,建議優先吃水果,喝果汁需控制量,避免攝入過多的糖,過量糖的攝入不僅容易長胖,還有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因此,就算水果和果汁酸甜可口,但考慮到其中的含糖量,最好還是適可而止。

參考文獻:

[1] 張東京,袁雨馨,袁維風,高貴珍,張興桃,金兵兵. 紅富士蘋果懸浮汁飲料加工工藝的研究[J].中國果菜,2015.

[2]林媚,姚周麟,王天玉. 8個雜交柑橘品種的糖酸組分含量及特征研究[J]. 果樹學報,2021。

[3]朱大洲,屠振華,馮霖,陳早艷. 甘肅河北兩地皇冠梨果實品質比較研究[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

[4]宮元娟,張建鵬,張研,寧曉峰. 基于自然冷源保鮮庫貯藏的寒富蘋果保鮮條件優化[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6。

[5]張東京,袁雨馨,袁維風,高貴珍,張興桃. 碭山梨懸浮飲料的優化研制[J]. 佳木斯大學學報,2016。

[6]吳曉紅,陳寶宏,李小華. 柑橘類水果中總酸與總糖的測定[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12。

[7]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https://www.usda.gov/

[8]周用賓,蔡穎,胡淑蘭. 柑桔果實糖酸含量與風味品質的關系[J].園藝學報,2021。

[9]李娜,劉穎平,尤毅娜. 香橙果汁產品配方的研發[J].《食品科技》,2015.

作者:九一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審核:王國義 北京物資學院副教授,北京食品學會老年食品與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后

出品:科普中國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數創(北京)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