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市更新的實施意見》發布。
意見提到,為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級、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杭州將全面推進城市更新。
意見自2023年6月1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5年12月31日,由市建委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一、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民生優先。
2.助力發展,共富示范。
3.規劃引領,統籌推進。
4.傳承歷史,活化利用。
5.政府主導,多元參與。
二、工作目標
2023年,建立推動城市更新行動協調機制,初步形成政策和技術標準框架,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城市更新試點項目。
到2025年,形成一系列城市更新成果與實施模式,形成一批標志性城市更新示范項目。
到2035年,圍繞城市宜居、韌性、智慧目標,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城市全周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更新范例。
三、更新類型
本實施意見所稱城市更新是指對本市建成區內城市空間形態和城市功能的持續完善和優化調整,包括7+1類更新類型:
1. 居住區綜合改善類
主要針對危舊樓房、老舊小區、既有住宅片區等落實安全隱患消除、功能設施完善、居住品質提升。
2.產業區聚能增效類
主要針對老舊廠房、低效產業園區、老舊低效樓宇、傳統商業設施等落實產業功能完善、利用效率提升。
3.城市設施提檔升級類
主要針對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等落實短板缺項補齊、服務供給升級。
4.公共空間品質提升類
主要針對綠色空間、濱水空間、慢行系統等落實生態價值保護、空間優化提升。
5.文化傳承及特色風貌塑造類
主要針對文化遺產、歷史建筑、歷史街區等開展活態保護、活態利用、活態傳承,及針對城市重要節點和區域開展風貌管控與整治提升。
6.復合空間統籌優化類
主要針對城市街區、地鐵上蓋、城鄉結合等片區落實功能布局優化、資源統籌配置、一體化可持續發展。
7.數字化智慧賦能類
構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統籌各級建設治理數字化應用,持續強化城市治理能力。
8.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類
四、重點任務
緊緊圍繞市委全會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方向,提出七大類工作任務:
1.推動居住片區改善,提高宜居生活品質。
主要包含加快推進危舊房改造工作,深化城中村改造工作和全面推進未來社區創建、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改造。
2. 推動產業片區改造,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引導開發區、園區、特色小鎮錯位發展,促進老舊廠房、低效產業園區、老舊低效樓宇提質增效,開展低效用地盤活整治,加快商業街區提升。
3. 推動基礎設施能級提升,守住城市安全韌性底線。
補齊市政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綜合承載力,穩步增強城市安全韌性能力。主要包含實施“斷頭路”“支小路”、老舊管網等更新改造,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示范城市建設,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適度布局基于數智化的新基礎設施建設。
4. 推動公共空間優化升級,打造綠色生態魅力天堂。
重點推進錢塘江、運河兩岸和西湖、西溪周邊“兩線、兩圈”城市客廳、公共空間打造,塑造城市標志性景觀。
主要包含開展城市特色街區整治提升,加快公園綠地建設,實施綠道成網和岸線提升行動。
5. 推動文化遺產傳承利用,彰顯城市特色風貌。
構建世界文化遺產群落,深入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工作,推動歷史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利用,塑造杭州特色城市風貌。
6. 推動復合空間集約開發,樹立區域更新標桿。
推動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整合土地資源要素,一體化打造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共生的復合空間。
7. 推動設施數字化運用,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構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基礎底座。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物聯感知和數字監管應用,提升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水平。
來源: 錢塘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