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清晨起床打個噴嚏
完了,又又又落枕了!
脖子立刻不能前后動
甚至不能轉頭,一動就劇痛
躺下和起身時
脖子都像被砍了一刀
……
福州媒體從業者小張每年至少落枕3次,她形容每一次落枕都好像“高位截癱了戴上固定支具”,每一次都痛不欲生。
沒想到,這次挺著“強直”的脖子到辦公室,竟遇到好幾位同病相憐的同事,他們多數因為吹空調受涼了。
兩三天后,同事們的落枕癥狀陸續緩解了,可小張依舊疼痛難忍。
網絡圖
福建省人民醫院康復科陳斌醫生判斷,打噴嚏的外力因素只是小張落枕的誘因,肌肉勞損和頸椎退變才是病根。
果然,X線檢查顯示,小張的“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呈退行性改變”。
原本頸椎的曲度呈20°-25°的“C”型弧線,變成了一條近似直線,甚至部分呈反向曲線。
陳斌醫生解釋,這種情況下,肌肉運動收縮能力變差,頸椎承擔頭部重量和緩沖壓力的能力也大大減弱。而這份“重擔”就落到了不該承受的肌肉和關節上,就像3歲的小孩要扛起50斤的大米,也就容易頻繁落枕了。
“脖子肌肉抽筋了”
落枕,是急性的頸部軟組織損傷。通俗地說,就是脖子肌肉抽筋了。
落枕多是由于肌肉勞損、姿勢不當、感受寒邪、暴力受傷、缺少運動等引起的。
“像小張的情況就屬于暴力受傷的外因,像提取過重物品,**肩頸部肌肉和韌帶的負擔增大,也會提高落枕的幾率。**而他的同事落枕則屬于感受到寒邪,寒邪不只在寒冷的季節,冷熱變化過大,比如夏天從室外到空調房,猛吹冷風,導致肩頸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也會增加落枕的危險。”陳斌醫生解釋。
自行緩解不代表“躺平”
一般情況下,落枕后,3-7天可自行緩解。但自行緩解,并不是指“躺平”,不采取措施。
持續熱敷,能夠緩解肌肉痙攣??梢杂脽崴鼰岱筇弁床课?,溫度不要超過50度(注意防止燙傷),一次20-30分鐘,若一次無法完全緩解,一天內可重復熱敷2~3次。
另外,陳斌醫生提醒,在落枕的急性期,不要急著活動頸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休息1-2天沒有明顯的好轉,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緩康復進程。
反復落枕是頸椎病的前兆
如果反復落枕,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應及時就醫。通過X線片檢查,明確是否長期的慢性退變造成的頸椎病。
另外,如果頸部僵硬并伴有發燒、頭痛、惡心或嘔吐或無法解釋的困倦等危險癥狀,應立即就醫。
預防落枕,姿勢很重要
預防頻繁落枕
尤其對于有頸椎問題的人
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姿勢
任何姿勢都不應保持太久;工作中避免長期低頭伏案,每40~50分鐘起身活動或做簡單拉伸;看手機時,盡量和視線平行。
尤其要注意睡覺姿勢。睡覺時以仰臥、側臥為主,不要趴著睡,頸腰椎不適者,還建議側臥時兩腿間夾一軟枕,仰臥時膝下墊一軟枕。
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高度約相當于自己一拳的高度,軟硬度合適,確保脖頸被枕頭托住,避免脖子懸空。
防止頸部扭傷
頭頸部活動要小心,不做猛然轉頭、甩頭動作,更不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
保護好頸部不要受涼,夏季空調不宜低于26℃,冷風不要直對著頭肩頸部位吹,出汗后不要洗冷水澡。
加強鍛煉
在專業康復醫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有針對性地進行強頸肩部位肌肉強度和穩定性的鍛煉。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如游泳、慢跑、廣播體操、太極拳、八段錦等,可強化頸肩部肌肉。
來源: 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