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手部感覺減退或手指麻木就是頸椎病引起的。”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頸部出現骨質增生,韌帶硬化,椎間盤突出,壓迫頸部的神經之后確實會出現手部感覺減退、麻木等不適。但實際上支配我們手部的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通過其他狹窄的部位,受到壓迫之后也會出現相應支配區域的感覺減退、麻木等不適。如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腕管綜合征發生的原因是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腕管綜合征在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更高。常見癥狀包括正中神經支配區(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感覺異常和/或麻木。夜間手指麻木很多時候是腕管綜合征的首發癥狀,許多患者均有夜間手指麻醒的經歷。很多患者手指麻木的不適可通過改變上肢的姿勢或甩手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患者在白天從事某些活動也會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針線活,駕車,長時間手持電話或長時間手持書本閱讀。部分患者早期只感到中指或中環指指尖麻木不適,而到后期才感覺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均出現麻木不適。某些患者也會有前臂甚至整個上肢的麻木或感覺異常,甚至感覺這些癥狀為主要不適。隨著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現明確的手指感覺減退或散失,拇短展肌和拇對掌肌萎縮或力弱。患者可出現大魚際最橈側肌肉萎縮,拇指不靈活,與其他手指對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對捏動作。治療上主要有非手術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非手術治療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動和皮質類固醇注射等。手術治療包括各種切開手術、小切口減壓及內窺鏡手術等,其目的是松解腕管,解除卡壓。

肘部創傷性關節炎而出現尺神經受壓,在尺側腕屈肌兩頭之間有一增厚的纖維帶,壓迫尺神經,稱之為肘管綜合征。肘關節骨折肘外翻畸形,尺神經受牽拉或骨折復位不良,肘管內骨質不平,尺神經受到磨損;肘管內的血管瘤、腱鞘囊腫等占位病變;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疾患如糖尿病、麻風病等都可以產生并發肘管綜合征。癥狀早期患者常感到小指指腹麻木、不適。有時寫字、用筷子動作不靈活。癥狀加重時,尺側腕屈肌及環指、小指指深屈肌力弱,手內在肌萎縮,出現輕度爪形指畸形。保守治療適用于患病的早期、癥狀較輕者。可調整臂部的姿勢、防止肘關節長時間過度屈曲,避免枕肘睡眠,戴護肘。非類固醇抗炎鎮痛藥物偶爾可緩解疼痛與麻木,但不提倡肘管內類固醇激素封閉。手術治療適用于手內在肌萎縮、保守治療效果不好者。

所以說手部感覺減退及手指麻木不一定都是頸椎病引起的,要到醫院經過專業人員的診治,否則有可能耽誤病情,耽誤治療。

來源: 丹東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