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的夏天

人人都有獨家好用的
“蚊防四寶”
驅蚊水、電蚊拍、蚊香和滅蚊燈
那你知道
兩千多年前的老廣
是如何應對的嗎?


古代紡織技術發達,能夠通過編織蚊帳來進行物理防御,免受蚊子侵擾。


圖/故宮博物館院藏
(1)先秦
先秦時人們夏天已使用蚊帳防蚊。
梁元帝蕭繹《金樓子》中記載有齊桓公的話:“白鳥(蚊)營饑而求飽,公開翠紗之廚而進焉。”
(2)東漢
帳,古稱“幬”或“裯”,均讀作chóu。幬是單層的帳子,即夏季用的蚊帳,又稱蚊幬,還有床帳、帷帳、單帳等多種叫法。
東漢劉熙《釋名·釋床帳》稱:“帳,張也,張施于床上也。小帳曰斗,形如覆斗也。”
(3)唐朝
蚊帳在當時,已是重要的避蚊措施,元稹詩云:“蚊幌香汗濕輕紗,高卷蚊廚獨臥斜。”
但貧民之家是買不起蚊帳的,唐代詩人皮日休曾在《蚊子》詩中寫道:
隱隱聚若雷,噆膚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
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
何事覓膏腴,腹無太倉粟。
(4)北宋
唐宋以后,使用蚊帳已比較普遍。
北宋張耒《離楚夜泊高麗館寄楊克一甥四首》詩稱:“備饑朝煮飯,驅蚊夜張幬。”
(5)明清
夏日炎炎,蚊帳防住蚊子還得透氣通風,這就必須使用紗羅之類的昂貴絲織物織造,但直到明清,蚊帳仍非家家戶戶的標配,面對大量的蚊子,沒錢買蚊帳的貧窮百姓只能忍受它們的騷擾了。
“二十四孝”中吳猛喂蚊孝父的故事,講述孝子吳猛因為家貧沒有蚊帳,為了讓父親不挨咬,所以脫光衣服讓蚊子咬自己。


圖/搜狗百科 《吳猛恣蚊飽血》


不過最受老廣歡迎的還是熏香,人們使“熏”的方法消滅害蟲、祛味、衣物增香,甚至發明專門的熏香用具。
熏燒香料比制作蚊帳更經濟實惠,用熏爐燒如花椒、蘭草、高良姜等香料,不僅能驅散蚊蟲,還有辟邪除穢的寓意。


圖/豐子愷 打蚊煙
漢代流行一種名為“博山爐”的熏香器具,因器型像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博物志》記載,漢武帝時曾通過焚燒“香”以“避疫氣”。


圖/河北博物院
(1)蚊香
隨著海外絲綢之路的發展,海外香料也開始被使用,古代老廣還會將本地盛產的艾草、蒿草等草木編成繩狀,在晚上睡覺時點燃,用其香氣驅趕蚊蟲,這也是蚊香的雛形。


(2)隔火加熱
唐朝時流行的“隔火熏香”已不再直接焚燒香品,而是通過隔火片加熱,不出煙卻能讓香氣散發出來,驅走蚊蟲,類似于現代電熱蚊香。
(3)直接燃燒
但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香爐使用起來不夠方便又得花錢買,直接燃燒能驅蚊的植物更流行。艾葉、菖蒲一類的植物,待其水分蒸發后,便成為古人驅蚊的好幫手。


圖/中國衛生有害生物防制協會
(4)偏方驅蚊
有些地方艾葉、浮萍難得,就會使用鰻魚骨、鱔骨、鱉骨等“偏方”來驅蚊。
明末浙江嘉興人譚貞默在其《譚子雕蟲》一書中記載:“蚊性惡煙,舊云,以艾熏之則潰。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鰻、鱔、鱉等骨為藥,紙裹長三四尺,竟夕熏之。”
“蚊煙”雖好,但使用這種產品一定要注意防火。南宋浙江魯應龍所著的《閑窗括異志》就記載了一則悲劇:海鹽縣某個販賣印香的人,在一個夜晚燒“熏蚊蟲藥”驅蚊,誰知那蚊香質量不好,“爆少火入印香籮內”,最終引發大火,人和屋子都化為灰燼。


前面提過的熏香之法,雖然效果不錯,但總不能隨身帶著一捆艾草或者一盒蚊香,去赴宴逛街吧,所以機智的古代老廣還發明了其他辦法。
(1)香囊
宋代醫書《仁齋直指》曾提到過一種驅蚊香囊的制作方法:將香橙、乳香、丁香、楓香樹脂、馬兜鈴根磨碎,裝袋掛在身上即可。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加入藿香、薄荷、紫蘇、菖蒲、香茅、野菊花、玫瑰、柏木等制作成升級版,總而言之就相當于隨身帶了個花露水香包,這可比現在的驅蚊貼之類的風雅多了。


圖/法門寺博物館
(2)滅蚊缸
還有一種比較奇葩的滅蚊方式,那就是在家門口放置滅蚊缸。大缸會注水養幾只青蛙,對蚊子進行“生物攻擊”。


(3)吸蚊燈
明清時發明了精巧實用的驅蚊燈,一般使用的材質有銅、陶瓷、鐵皮等,后來還有玻璃燒制的。
吸蚊燈利用了熱脹冷縮的原理,在燈的鼓肚上有一個喇叭形的大口,燈置其中,點燃后,氣流從大口中進入,從上面的煙道排出,飛來的蚊蟲就被吸入而燒死。


圖/山西慧光古燈博物館
(4)棕拂子
現代發明了電蚊拍,大大方便了我們打蚊子,但古代沒有電,邊使用扇子驅趕,除此之外還會使用一種手持驅蚊工具“拂子”。它有柄可持,柄上扎有動物尾毛,或是棉、麻、棕長絲,唐宋以后民間多用易得的棕櫚葉,俗稱“棕拂子”。
據清代曹庭棟《養生隨筆·雜器》一書中載:“棕拂子,以棕櫚樹葉,擘作細絲,下連葉柄,即可手執。夏月把玩,以逐蚊蚋,兼有清香,轉覺雅於麈尾。”
可見清人喜愛用棕櫚葉做的拂子驅逐蚊蟲,甚至覺得比麈尾更好。


圖/美國納爾遜·艾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古人為了驅蚊可謂絞盡了腦汁
也并非所有人都討厭蚊子
清代文學家沈復在《童趣》中回憶道:
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
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
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本期內容到這里就結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實用的內容
趕緊關注我吧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源版權圖庫創客貼,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原創圖文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原標題:《兩千多年前的老廣是如何驅蚊的?》

來源: 中國衛生有害生物防制協會、中國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