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藝人郭碧婷在綜藝節目中透露了皮膚過敏的煩惱

自曝青春期過敏嚴重時

臉上還會長爛痘、嘴巴潰爛

最后到醫院檢查發現

過敏原竟然是米飯!


(截圖來自節目)

話題一出登上熱搜

引起眾多網友討論:

竟然有人對米飯過敏?

對此,有網友現身說法表示:

米飯過敏并不罕見

除了米飯

“你見過哪些離大譜的過敏原”?

網友留言讓人大開眼界:

為什么米飯會引起過敏?

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是一回事嗎?

哪些食物最容易導致過敏?

怎么判斷和預防食物過敏?

快來一起看看↓

大米過敏并非個例

對魚蝦、芒果、雞蛋等過敏

并不是新鮮事

但誰能想到

幾乎每頓飯都離不開的大米飯也可能致敏?

雖然大米并不是常見過敏原

但大米過敏的案例并不少見

大米過敏案例報道

案例一:2022年媒體報道,吉林一名2歲女童斷母乳后長期咳嗽,看病吃藥折騰了大半年也沒痊愈。“孩子看了第五個醫生,才讓查過敏原查出來的。過敏原分級第1級就有大米、小麥等。”

案例二:2023年媒體報道,在上海工作的吳先生多年來被腹瀉困擾,調整腸道菌群、調節免疫功能的藥物也都嘗試過,癥狀卻都沒有得到改善。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一項名為“食入物變應原篩查”的檢查,得到結果的令他和家人瞠目結舌——大米過敏!

食物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進入體內的某些食物產生過度保護性免疫反應。對米飯過敏,可能是因為食用者體內產生了針對大米中特定蛋白質的IgE抗體,當再次攝入這些蛋白質時,會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介質,引發過敏反應。

此外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還可將食物過敏粗略分為兩類,癥狀也有所不同:

IgE介導的食物過敏一般為速發型

即進食后1-2小時內出現過敏癥狀,可涉及多個器官系統,典型癥狀有皮膚風團,水腫,嘔吐,腹痛,喘息,甚至暈厥休克。

非IgE介導的食物過敏則一般為遲發型

即進食后數小時至數天以后再出現過敏癥狀,這類過敏疾病多發生在嬰幼兒中,主要臨床癥狀集中在胃腸道。

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

如果懷疑對某種食物過敏,最可靠的辦法是去醫院讓醫生來診斷。

出現哪些癥狀需要懷疑或高度警惕可能是過敏?

可對照以下圖表:

(圖表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過敏科)

急性食物過敏的診斷和嚴重程度需要通過患者的癥狀、病史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由專業的醫師來確診,按醫囑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抗組胺藥物、肥大細胞穩定劑、口服或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等。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很容易把食物過敏與其他類型的食物不良反應混淆,以至于常把進食后的腹脹、腹痛、反酸、心慌、頭痛等各種不適癥狀統統算在食物過敏上,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真正的食物過敏。

醫學上將那些不涉及免疫系統,且通常不是食物蛋白質引起的食物不良反應,稱為食物不耐受

注意了!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并不是一回事:

食物過敏一般由IgE介導,屬于Ⅰ型的變態反應。其特點是發病迅速,通常與特定食物的攝入量無直接關系,少量即可出現過敏癥狀,用藥物治療后癥狀緩解快。

食物不耐受是由IgG介導,屬于Ⅲ型變態反應。其特點是發病具有延時性,可在進食后數小時或者數天后出現,與特定食物攝入量具有數量依賴性及積累性的特點,一般吃得越多,癥狀越顯著。可通過食物日記、排除法飲食、替代選擇等方式,從而管理食物不耐受,解除患者癥狀。

圖表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哪些食物最易致敏?

說起過敏,你首先會想到哪些食物?水果?雞蛋?還是海鮮?食物過敏原種類比你想的要多得多!

截至2022年4月,國際免疫學聯合會過敏原命名分會官網認定的食品致敏原高達401種。

其中,國外常見的重點食物過敏原有:含麩質的谷物、甲殼類、雞蛋、魚、牛奶、花生、大豆和樹堅果。

我國居民最常見致敏食物有什么不同?

2022年8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發布五篇關于食物過敏的研究論文。

其中一項研究為2020年在江西省開展的多中心橫斷面流行病學調查,8種最常見的致敏食物按降序排列是蝦、芒果、貝類、雞蛋、魚、牛肉、牛奶和羊肉,流行率分別為1.95%、1.22%、1.07%、0.68%、0.49%、0.35%、0.34%和0.25%。

(資料來源: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A Methodology of Epidemiologic Stud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Focusing on Food Allergy — China, 2020。圖表翻譯:顧中一工作室)

另一項數據覆蓋了2000至2021年、基于多數據庫中的中國食物過敏流行病學的24項橫斷面研究的薈萃分析指出,按照不同的食物分類來看,我國27%過敏者對螃蟹和雞蛋過敏,22%對牛奶過敏,19%對貝類過敏,16%對蝦過敏,16%患者對水果過敏(芒果占15%),15%對魚類過敏。

兩項研究的結論大體上是一致的。對照一下,你是否也是上述食物過敏人群中的一員?

來源:青春上海、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大眾健康雜志、健康中國、文匯報

來源: 青春上海、廣州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