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獺是一種生活在北太平洋北部和東部沿岸的海洋哺乳動物,也是體型最小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海獺主要分布在靠近北太平洋的加拿大、日本、墨西哥、俄羅斯和美國等國家。海獺的體型比較大,尾巴比較短。海獺,以其可愛的外表和活潑的行為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除了作為觀賞動物外,海獺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遠比我們所知的要深遠。它們不僅是海洋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更是維護海底生態平衡的關鍵物種。

海獺是海洋中的資深吃貨,因為生活在溫度較低的海洋中,沒有太多脂肪的它們只能通過大量進食來保持溫暖。海獺以龍蝦、鮑魚、貝類等為食,不過海獺最愛的食物海是海膽,一只海獺一天大約可以吃掉50只海膽。海膽以藻類為食,如果數量過多,會導致海底藻類的過度消耗,進而引發藻類生態系統的崩潰。海獺通過大量食用海膽,有效地控制了海膽的數量,從而保護了海底藻類的生長,維持了海洋生態的平衡。海獺的這一行為被形象地稱為“海洋護林英雄”。

海膽的殼很堅硬,靠牙齒是絕對咬不開的,海獺就想出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它們在海底抓到海膽后順便找塊石頭,先藏在兩個前肢下面松弛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后仰躺,把石塊放在胸腹上作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海膽使勁往石頭上撞擊直到殼裂肉露為止。吃飽之后,海獺把石頭和吃剩的食物藏在皮囊中,以備再用。

海獺的睡眠方式同樣令人稱奇。它們通常選擇在海面上休息,有時會用海帶或海藻將自己纏繞起來,以防在睡夢中漂走,有海藻做“安全繩”,安全感“爆表”!假如睡覺的地方沒有海藻,海獺們就會牽著手睡,確保彼此不會分開。這種獨特的睡眠習慣不僅展現了海獺對海洋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反映了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

為了抵御北太平洋水域的寒冷,海獺身上每平方厘米的毛多達16萬根。海獺平時總是用相當多的時間來梳理、舔擦自己,皮毛、頭尾和四肢都不放過,連胸腹部這個“餐桌”也都洗得一干二凈,梳理毛發可以幫助海獺去除污垢和寄生蟲,保持毛發的蓬松和防水性能,這對于生活在寒冷水域的海獺來說至關重要。如果皮毛亂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穢,海水就會直接浸透皮膚,把身體的熱量散失掉,因而會被凍死。此外,梳理毛發還能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進一步增強毛發的防水層。

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海獺的生存環境正受到威脅。海獺毛皮的俗名叫做海龍皮,是所有毛皮中最貴重的一種,尤其是背中央的毛,比素有“毛皮之王”之稱的貂皮還要密4倍,它們也因此遭到大肆捕殺,到了19世紀初,世界范圍內的海獺數量只有不到2000只。雖然在國際上發布了禁止狩獵海獺的法令后,海獺的數量有所回升,可海獺的處境依舊不容樂觀。目前,自然保護聯盟仍將海獺列為瀕危物種。同時由于操作失誤泄漏到海面或海灘上的石油浸透了它們的皮毛就會失去保暖的能力,海獺就會因為體溫過低而死亡。海獺作為一種海洋哺乳動物,不僅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吸引著人類的目光,更在默默地維護著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因此,加強對海獺及其生態環境的保護顯得尤為迫切。只有當我們充分認識到海獺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保護措施,確保這一海洋護林英雄能夠在地球上長久地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1] 啦啦.動物界的睡眠奇觀[J].封面故事

[2] 小飛魚.愛“梳發”的海獺[J].藝術密碼

[3] 思齊.減少碳排放 海獺有妙招[J].奇跡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B7%E7%8D%AD/551922?fr=ge_ala

來源: 大連圣亞海洋生物研究所